(上接A01版②)成立高规格指挥部和服务专班,累计解决手续办理等问题373个。强化金融服务,区应急转贷平台累计为中小企业提供应急转贷资金147笔共计9.19亿元。市智慧金服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该区新增企业贷款58.04亿元,占全市新增贷款的29.84%,居全市第一位。抢抓政策机遇。全年共申报项目54个,已争取政策性支持资金10.3亿元。千方百计加快重点项目建设步伐。2020年,该区3个省重点项目、32个市重点项目分别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160%、162%。其中,投资18亿元的20万吨氯化法钛白粉生产线、投资10亿元的集越纳米碳纳米管导电浆一期、投资6亿元的2GWh动力锂离子电池组等22个项目建成投产、达产达效,特别是3万吨高性能导电炭黑、100MW分布式能源、30万吨煅后焦一期等7个项目实现了当年开工、当年竣工,预计今年可新增销售收入60亿元至80亿元。
实施开放带动,积极开展链式精准招商。该区围绕延链补链强链,共洽谈引进项目64个,总投资564.5亿元,其中投资20亿元的郑州大学创业产业园、投资15亿元的中集公铁海联运、投资10亿元的晨阳涂料、投资5亿元的河南飞行动力5万吨火箭推进剂等29个项目已签约落地、开工建设;年产4万吨环氧树脂环氧氯丙烷、2万吨减水剂等19个项目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建成;新景科技、新开源等35个项目正在洽谈,有望近期达成合作协议。
突出创新引领,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该区强化院地合作,与中科院、南京理工、郑州大学等院校合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强化创新平台建设。新培育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0家、专精特新企业3家。强化“三大改造”。谋划实施“三大改造”项目33个,完成投资37.2亿元,其中投资2.86亿元的氟硅资源综合利用、投资2.3亿元的风神工程子午胎技术改造等19个项目竣工投产,特别是多氟多“5G+”工业互联网平台荣获全省唯一的第二届工业互联网大赛“全国百强”荣誉称号。
建强载体平台,积极推动“两区”建设提质增效。该区加快推进西部产业集聚区“二次创业”,集约节约、主导产业等主要指标进入全省先进行列,再次获评省优秀产业集聚区和二星级产业集聚区,成功晋升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该集聚区继成功创建全国循环经济发展试点园区后再获国家级荣誉,12月13日被商务部确定为全省两家、我市唯一的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全区实际利用外资3446万美元,提前4个月完成市定目标;实现进出口总值31.4亿元,占全市33.73%,增长26%,均居全市第一。此外,该区特色商业区与中铁太行国际生态城建设有机融合,综合物流、文旅康养、金融保险等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特色商业区晋升为“省二星级特色商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