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沁阳市委七届二十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为沁阳谋定的“三城一区”蓝图,让王曲乡群众特别振奋。
这个毗邻城区、产业结构完备、红色文化突出的乡镇在“豫晋交界地区新兴中心城市、新型工业城市、历史文化名城和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示范城市先行区”的定位里,产生了一种“无缝套合”之感,如同看见了自己的未来。
王曲是个声名卓著的乡镇,且不说文化底蕴,单就一个“狼牙山壮士宋学义家乡”,就十分具有知名度、美誉度。近年来,该乡的发展令人刮目相看,全力建设经济强乡、文化名乡、和谐之乡,叫响了活力王曲、魅力王曲、潜力王曲品牌。
该乡先后获得“省级文明乡镇”“河南省平安农机示范乡”“河南省农村科普宣传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工会规范化建设示范点”等省级荣誉称号,连续3年荣获“焦作市信访工作先进集体”,连续7年被评为“焦作市平安建设先进乡镇”,还获得“焦作市廉洁组织管理创新奖”先进乡镇等荣誉称号,在去年的焦作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该乡喜获“焦作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焦作市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是沁阳市唯一获此殊荣的乡镇,英雄故里的发展势头势不可挡。
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当“十四五”规划开启新的历史篇章,深刻认识新发展阶段,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王曲乡确立了“一三五”发展思路。
“一”即瞄准“一个目标”:在“三城一区”建设中贡献王曲力量。
“三”即着力“三大路径”:着重在产业发展、乡村建设和城乡融合上发力。
“五”即实现“五大提升”:奋力实现组织坚强、产业兴旺、文化兴盛、基建蓄能、环境优良的发展成果。
论目标,王曲乡在区位优势、交通体系、经济实力、基础设施、文化资源上都占据得天独厚的优势。
说路径,发展产业、建设乡村和加深城乡融合更是王曲乡一以贯之的实践。
谈发展,王曲乡既有成果更有经验。
组织坚强。该乡全面完成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圆满实现了预期目标。建立三级网格管理架构,构筑以党员联户为基础、“一编三定”“三预警一处置”为内容的制度体系。大力实施回归工程、培育工程和聚合工程,提升村“两委”干部职业化水平,让乡村两级干部经受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打造坚强堡垒,全面提升战斗力。
产业兴旺。农业上,稳定粮食生产,适度发展特色种养殖产业。挖掘村庄优势,激发内生动力,按照产业类、文化类、生态类等类别,梯次推进乡村建设,使农业高产高效、农民富裕富足、农村宜居宜业;工业上,北部深化信息技术与装备制造业的融合发展,投入资金4.4亿元,不断提升产品成套化、智能化、服务化水平。玻璃钢企业投资2.7亿元,通过科技创新实现优势再造,重新拥有市场话语权。两者都是沁阳重点改造提升的传统产业。南部的河南超威是新能源产业的骨干,是该市重点打造的四个百亿产业集群之一。第三产业上,充分利用城区向西扩展的发展机遇,做优传统服务业,做强现代服务业,聚合互联网、金融、信息等资源,以城带乡、以工哺农,实现城乡融合,全面提升经济实力。
文化兴盛。在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等众多历史遗迹中,着力打造宋学义故居,筹资300万元建设游客服务接待大厅、红色教育电影放映大厅及其他配套设施,将其打造成享誉全省的集历史文化价值、红色爱国教育、廉洁家风教育为一体的教育基地,全面提升文化软实力。
基建蓄能。王曲乡境内交通主干道呈三横两纵之势,随着怀府路西延、沁工路建设,城乡内部连通,交通更加便捷,进一步深化要素流动、产城互动。小浪底北岸灌区调蓄湖项目、呼南高铁站选址均在王曲辖区,为文旅融合、教育康养项目摆布和高铁经济发展奠定基础,将助推服务业现代化,形成新的增长极,全面提升承载力。
环境优良。通过“一约五会”和慈善之乡建设,大力弘扬孝老敬亲、崇德向善、务实重干之风,涵养党风、政风、乡风、民风,优化政务环境,像爱护眼睛一样呵护好营商环境,服务企业和项目,要“随叫随到、不叫不到、服务周到、说到做到”,全面提升项目吸引力。
80年前,英雄宋学义血战狼牙山,舍命抗敌、气壮山河;80年后,英雄故里意气风发,以民为本争先晋位再出发。
(本版图片均由本报记者杨帆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