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杜挺勇)“双十一”即将到来,各种促销活动让人眼花缭乱。除了“买买买”,消费安全千万不能忽视。昨日,市消协发布了“双十一”消费警示,每年“双十一”期间都是消费投诉的高峰期,呼吁市民理性消费,不要轻信超低折扣,妥善保留购物凭证等。
“双十一”期间,线上线下市场随处可见“巨惠特卖”“全年最低”“限时抢购”“爆款秒杀”等宣传,给消费者形成了“买到就是赚到”的心理预期。消协工作人员指出,不可轻易相信超低折扣。购物前,消费者要事先多了解产品的质量、实际销售价格等情况,不要被个别网店过于低廉的价格所吸引,不要被虚假折扣所迷惑。
消协工作人员强调,网上购物一定要选择正规电商平台,并要查看网站及网店的营业执照、相关许可登记信息,了解包括网店信誉、售后服务、退换货服务等细则。微信朋友圈购物,一定要仔细甄别“微商”营业资格信息、个人信息和产品信息,因为朋友圈购物属于私下交易,消费者很难维权,存在较大隐患。不要轻易点击不明链接或登录陌生网站,不随意透露身份信息、银行账号、验证码等,尽量使用第三方支付担保交易,警惕不法分子浑水摸鱼诈骗钱财。
近年来,视频平台或购物网站的直播带货越发火热,但背后的问题也不少。消协工作人员介绍,直播带货是一种新型的购物方式,发展还不够成熟,配套服务也不够完善,消费者要预防带货主播虚假宣传、商品质量难保障、销售假冒伪劣商品、售后服务不到位及消费维权难等问题。选择通过直播带货模式购买商品时,消费者更应增强取证维权意识,及时保留图片、视频等作为证据。
“‘双十一’期间,要准确把握退换货的时限。”消协工作人员提醒,“双十一”期间,商家销售量急速增长,发货时间得不到保障,应提前了解商家发货时间,急需的物品最好提前购买。收到商品后应及时查看,发现问题立即与商家联系,并按规定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以内退换。
消协工作人员强调,购物凭证一定妥善保留,及时保留商家宣传海报、聊天记录、促销页面截屏等消费证据,并索取有效购物凭证或发票。出现消费纠纷要先与商家联系,如果无法协商解决,应及时拨打经营者所在地市场监管部门或消费者协会电话进行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