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周末·人物 上一版3  4下一版
农民作家范国天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订报服务
上一期 版面导航    
2021年12月1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农民作家范国天

作者:□王保成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000
分享到:
 
   

  一

  初识范国天,是在2016年的八九月份。

  一天,一个满脸病容、身体虚弱的老人来找我,自我介绍叫范国天,修武县五里源乡马坊村人,写了一部名为《龙王村》的长篇小说。我有些吃惊地接过厚厚的书稿,是打印好的,封面是“龙王村”三个大字。范国天找我的意思,是想在修武县文联办的《云台文苑》上发表他的这部小说。我答应尽快拜读,尽快给他回话。

  本以为看这样的书稿,很可能会考验我的耐心。出乎意料的是,小说的“引子”部分就深深地吸引了我。很快,我就把这部小说认真读完了。

  这部小说叙述了豫北一个叫龙王村的小村子里一户马姓人家,从抗日战争时期到改革开放初期,三代人60余年悲欢离合的故事,用深刻的笔触描绘出一幅中国北方农村的浮世绘。

  我在震惊、感叹之余,把这部书稿呈送给时任修武县文联主席的赵小文审阅,赵小文读后给予《龙王村》高度评价,认为这是他看到的修武农民作家最高水平的长篇小说,篇幅宏大,风格独特,思想性和艺术性兼备,还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他说,这样的作品当然可以在《云台文苑》上发表,如果能在更大的文学刊物上发表,影响更大、效果更好,前提是要对这部小说打磨一下。接着,赵小文提出小说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我把赵小文的意思转告给了范国天,他让我全权修改。修改几万字的书稿,工作量并不小,我在第二年五一节前后完成了修改,原来的十八九万字被我改成了十二三万字。范国天看后,对我的修改很满意。我给时任河南作协副主席的修武籍著名作家乔叶打电话,她说:“我帮你联系一下《奔流》杂志杨静宜主编。”很快,乔叶给我发来了杨静宜的电话,让直接联系她。我把书稿直接发给了杨静宜。20多天后,杨静宜打来电话,很惋惜地说小说不能采用,主要原因是语言和叙述方式陈旧。本来的满怀希望,就这样破灭了。

  这实在是一个让人失望的结果。范国天却对我说:“能得到你和赵主席的认可,我已经很满足了。”

  《云台文苑》从2017年第3期开始连载小说《龙王村》,到2018年第3期连载结束,总共5期。赵小文说,每期多给范国天一些样刊。知道范国天身体不太好,我每次回老家时,就顺道把每期100本样刊给他捎到家里。范国天每次对我的到来非常开心,家里有啥拿啥,非让我吃点,甚至往家捎点。

  二

  在连载《龙王村》的同时,我推荐范国天担任修武县政协的文史撰稿员。他很看重文史撰稿员这个身份和责任,从2017年到2020年,每年都要根据文史资料工作年度安排,向文史委提交几篇高质量的文史稿件,4年间共提交12篇稿件,被采用11篇。这些稿件都是他早年耳闻目睹甚至亲身经历的事件,他将此作为线索,认真调查走访后撰写而成,每篇文章都浸透着他对文字的热爱、对历史的忠诚、对使命的担当。

  范国天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他的文字也散发着土地和乡野之气。范国天提交的12篇稿件有4万余字,最有份量的是他的《八村戏乐“小江南”》,全文1.1万余字,记录了五里源乡李固、马坊、五里源、焦庄、东板桥、西水寨、烈杠营、朱营等8个村庄从建国初期到如今的豫剧或怀梆业余剧团的历史,为修武县的戏剧历史研究提供了非常详尽的史料。范国天说,他年前就开始搜集相关资料,年后走访了相关村庄、当事人,搜集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从定题到完成写作,前后历时4个多月。这其中倾注了他多少心血,可想而知。

  范国天还有一篇文史文章让我印象深刻,是他写的《十年委员经历,半生政协情怀》。读了这篇文章,我才知道他曾在1993年至2003年当过两届政协委员。文章中,范国天还描写了自己的成长过程和心路历程。

  范国天出生于1952年,由于家庭和历史原因,虽然在学校品学兼优,他也只能初中肄业。在那段特殊的岁月里,他没有选择随波逐流,不去怨天尤人,坚信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在繁重的农业劳动之外,用读书支撑着人生。他读书的目的是砥砺意志、开阔胸襟。劳动之余、雨雪休闲时,他借读了初中以上语文课本,还借读了历代优秀散文、文学名著以及中外历史和地理等书籍。那个时候,他只读不写,但也因为读书而使自己的人生受益,从青年时期就有了“持身璧无瑕,立志比青云”的理想信念。

  1979年,改革开放的春风扑面而来,社会的变革让范国天有了写作的冲动和勇气,他开始尝试写些散文、小说等。1985年,他被聘为市电台、县广播站的农民业余通讯员,采写了大量关于农村生产、建设和发展变化的新闻报道,通讯《黄土能生金》《赵公元帅坐轿》分别获得河南省好新闻二等奖、修武县年度好新闻奖。由于在新闻写作上的贡献,1993年,经马坊村与五里源乡两级提名推荐,修武县政协和统战部门考核批准,他光荣地成为一名县政协委员,并且连任两届。

  2009年,范国天被诊断患了癌症,通过手术切除了脾胃,之后又进行了数月痛苦的化疗。经历了此病,他深知死亡已经逼近,开始在回忆自己一生的经历中思考人生和社会。他从2012年开始动笔创作《龙王村》,前后费时4年有余,这才有了他和我的结识。

  范国天在青年时期就树立了“持身璧无瑕,立志比青云”的理想信念,这让我想起第一次去他家时,看到他家大门上的楹联:“立志直与青云齐,持身勿使白圭玷。”当时就让我眼前一亮,虽然他家的房屋都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建筑,看起来已经有些低矮和破旧,这副对联却彰显出主人不同寻常的品味和性格。他是这样写的,也是这样做的,一辈子秉持耕读持家,本分谨慎,忠厚做人,踏实做事,与历代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不同的是,他还是一个热爱文字的人,视文字为信仰。

  三

  今年6月的一天晚上,无意中得知范国天病重,我坐车到焦作市人民医院看望他。范国天说,他在发病前又写了一篇文史稿件,等女儿打印好后就给我。范国天一生最怕的就是麻烦别人,他以前交给我的稿件都是手写的,我给他打成电子稿,而且按照文字线索再到实地拍些照片作为配图。他不愿麻烦我,就让女儿抽空用电脑将书稿打成电子稿,自己还摸索着学会了用手机拍照,给文章配图,免去了我的麻烦。

  这是我们今年第四次见面,也是最后一次。之后,我给范国天的妹妹和女儿打过几次电话,一是问候,二是交流稿件的修改情况。

  7月31日,范国天通过微信给我发来一段话:“王主任,我身体不好,已不能再写,想推荐一个人。他叫范金泉,现在是李固小学的教导主任,再过一两年就退休了。他的文采比我好得多,如果你觉得他写的文章可以,今后就让他给你供稿。”当时,我就想范国天身体不好,还挂念着文史工作,实在让人感动。现在想来,那时他可能已经感觉到自己将不久人世了。

  11月5日,阴历十月初一,我回老家上坟,碰到了范国天的二女婿王小二。王小二和我同村同族,我问他:“你岳父现在咋样了?”他说:“没了,农历八月十五没了。”听后,我顿时觉得胸口一痛,虽然明知终是这样的结局,却还是感到意外和悲伤。

  上过坟后,我用微信给范国天的妹妹和二女儿发信息询问情况,她们告诉我,范国天生前交代不要通知朋友,以免麻烦。她们还说,范国天病重时常常提到我,说能认识我并在文字上有所寄托,是他人生最后的精彩,他心里满是感激。看到这话,我瞬间泪目。

  范国天是个有梦想、有信仰、有才华的农民,但他毕竟是个农民,一生劳苦,而且命运坎坷,像一块土坷垃被命运踢来踢去。他一生以“持身璧无瑕,立志比青云”为追求,就连他家的院门也以“立志直与青云齐,持身勿使白圭玷”作为楹联,我仅就其意化而为挽,作为文章的结尾:

  虽处乡野心有青云气自傲,

  莫论村夫胸怀白璧性如兰。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000
豫ICP备14012713号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日报视频号
焦作日报快手
焦作日报抖音
焦作网二维码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视频号
焦作网快手
焦作网抖音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