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奥会的脚步近了,这是继2008年之后,我国举办的第二次奥运会,不少市民关注着冬奥会,也回忆着、讲述着自己和奥运会的故事。
12月10日,在焦作市美丽的全域旅游服务中心城市书屋里,今年72岁的焦作市民段家模,饶有兴味地讲述着自己的那段颇有传奇色彩的奇遇:参观瑞士洛桑国际奥林匹克博物馆,偶遇萨马兰奇先生,和萨马兰奇先生合影,获赠奥林匹克邮票、明信片。
这事已过去了28年,依稀如昨。
“算是一场奇遇吧,现在想来,还觉得不可思议。”12月10日,坐在记者对面的段家模说起萨马兰奇先生,打开了话匣子,边和记者聊那段记忆,边展示珍藏的合影和邮票、明信片。
1
参观刚刚落成的国际奥林匹克博物馆,“中国印记”印象深刻
段家模退休前是我市铁路电缆厂的一名干部,1993年11月份,他和9名技术人员去瑞士洛桑考察学习,为期15天。
洛桑素有“奥林匹克之都”的美称。段家模说,一到洛桑,就感到奥林匹克气息扑面而来,醒目的奥运五环标志色彩鲜艳,国际奥委会总部、国际奥林匹克博物馆都设在这里。
1993年6月份落成开馆的国际奥林匹克博物馆位于洛桑的奥林匹克公园内,总展示面积为3000平方米,共展出历届奥运会金牌、火炬等珍贵藏品1500余件,每年吸引近30万各国体育爱好者在此回顾源自古希腊的奥运传承与演变,近距离感受“更高、更快、更强”奥林匹克精神。
段家模回忆说,这座博物馆远远望去,四季常青的树林与白色的馆体相互映衬,显得格外典雅大气。
走进国际奥林匹克博物馆,这里的“中国印记”“中国元素”让段家模特别自豪。
“1993年,中国申办2000年奥运会,当时在奥林匹克博物馆有一个临时展,具有‘中国元素’的秦朝兵马俑在这里展出。当时,我觉得特别震撼,在离祖国这么远的地方,能看到祖国的宝物,特别自豪。”段家模动情地说。
1993年6月,申办2000年奥运会的6个城市获准在博物馆内举办了临时性的展览,候选城市之一的北京代表中国展示了秦朝兵马俑。这是中国展品第一次走进国际奥林匹克博物馆。
段家模向记者介绍,不过,这个秦朝兵马俑很快就撤展了,而为纪念中国竞走运动员陈跃玲在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上为中国夺得第一块田径金牌所创作的体育雕塑作品《走向世界》被该馆永久性收藏。
此后,随着中国体育的日益强大,国际奥林匹克博物馆里的“中国印记”越来越多,2008年的奥运火炬祥云、吉祥物福娃,还有奥运冠军刘翔、仲满的巨幅照片都在这里呈现。
“国际奥林匹克博物馆刚刚落成没多久,我们就有幸去参观,还看到了在这里的中国第一件展品,太幸福了。”段家模感慨道。
2
“我见到了中国人民的好朋友萨马兰奇”
据央视报道,国际奥林匹克博物馆在洛桑建成,还是当年的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的功劳。
令段家模想不到的是,这次参观,惊喜还在等着他。
段家模是一个集邮爱好者,参观国际奥林匹克博物馆后,便到售货厅里挑选邮票和明信片,迎面走来的一位老者看上去很面熟。“是不是萨马兰奇先生?”段家模等人委托随行的翻译上前询问。通过交谈,证实老人就是萨马兰奇。
“哇,太惊喜了。要知道,当地人也很少遇见萨马兰奇先生的。”段家模对记者说。
萨马兰奇是中国人民的好朋友。在中国,萨马兰奇还有一个名字——“萨翁”。他是西班牙著名体育活动家、外交家,曾担任国际奥委会主席长达21年,被认为是继顾拜旦之后对奥林匹克运动贡献最大的人。
萨马兰奇和中国也有着不解情缘。
据新华社报道,1978年,萨马兰奇第一次到访中国,之后一直积极推动中国重返奥林匹克大家庭。1979年,中国恢复在国际奥委会的合法席位。此后,他到访中国29次。1984年,在洛杉矶奥运会上,萨马兰奇为中国第一位奥运冠军许海峰颁发金牌。2001年7月13日,莫斯科国家大剧院,萨马兰奇宣布“获得2008年第29届奥运会主办权的城市是——北京”。成千上万的中国人在电视机前见证了这一幕,这也是新中国体育史上最振奋人心的时刻之一。
大家都对萨马兰奇很熟悉,怪不得,段家模他们能一眼认出他。
见到萨马兰奇,段家模觉得他气质儒雅,很有绅士风度。
原来,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总部就在附近,萨马兰奇就在总部工作。那天适逢周末,他和夫人一起来这里转转。突如其来的邂逅,让段家模他们感到异常激动和兴奋,立刻围着萨马兰奇先生交流起来。交谈中,萨马兰奇得知他们来自中国时,脸上立即闪现出热情的光泽,竖起大拇指说:“中国OK!”向他们表示欢迎,并和他们一一握手。
当得知段家模他们准备购买奥林匹克纪念邮票时,萨马兰奇先生帮他们每人选购了一套四方联60分带有五环标志的奥林匹克纪念邮票、一套四方联80分带有瑞士国旗标志的纪念邮票、一套印有历届国际奥委会主席的纪念邮票,另外还赠送了他们奥林匹克明信片。萨马兰奇先生让夫人付了费,并和段家模一行人合影留念,然后与他们一一握手告别。
直到现在,萨马兰奇送的邮票、明信片,段家模都珍藏如新。
如果说,这次突如其来的相遇有什么遗憾的话,段家模说,没有想到让萨马兰奇先生签个名,成为他这次遇见的最大遗憾。
3
发扬奥林匹克精神,让退休生活丰富多彩
偶遇萨马兰奇先生,让段家模这次瑞士之行多了许多体育元素,也让他从“体育小白”变成“体育狂人”。退休后,段家模坚持锻炼,成为社区气排球的热心队员,几乎每天都要打气排球。
退休后,热心公益的段家模作为解放区焦南街道火车站社区电务支部书记,成了一名党员志愿者。在2020年疫情期间,他参与疫情防控值班、科普健康知识宣传,被解放区评为“城市创建好市民”。
2008年,听说萨马兰奇来北京看奥运会,段家模很想到北京奥运赛场上再见“萨翁”一面,可惜,因为其他事由没有成行。
北京冬奥会就要来了,再一次让段家模想起了萨马兰奇先生。他觉得纪念这位“中国人民的好朋友”最好的方式,就是要多关注北京奥运会,平时多参与体育锻炼,练出健康体魄,积极参与社区公益事业,发扬奥林匹克精神,这就是对“萨翁”最好的纪念。
图① 段家模展示萨马兰奇送给他的邮票和明信片。
图② 段家模一行人和萨马兰奇的合影(翻拍)。
图③ 段家模向记者展示珍贵的合影照片。
本报记者 赵改玲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