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命运的暴风雨袭来时,他横竖不说一句话,生活的重担压在肩膀上,他的头却从没有低下!用33年辛劳,延展爱心,信守承诺。他就像是一匹老马,没有驰骋千里,却一步一步地到达了善良的峰顶。”这是2007年,中央电视台为“感动中国人物”谢延信所写的颁奖词。
谢延信的故事就是一个大孝至爱、一诺千金、感天动地的故事。谢延信是焦煤集团鑫珠春公司退休工人,原名刘延信。1973年,刘延信与同村姑娘谢兰娥喜结良缘,第二年7月,谢兰娥去世前,嘱咐丈夫要好好照顾自己的爹娘和智障兄弟。此后,刘延信改名为谢延信,数十年如一日,照顾一老一瘫一病一幼,用33年的忠贞与孝心,以农民的质朴、矿工的坚强,成为这个不幸家庭的“守护神”,用平凡诠释了一个灿烂的美好人生。
十几年来,谢延信的故事传遍神州大地。他先后被评为“感动中国的矿工——十大杰出人物”“首届全国道德模范”“感动中国人物”。
这么多年过去了,道德模范层出不穷,但谢延信始终是那颗最亮的星。
12月15日下午,记者来到中站区朱村街道梅苑社区谢延信的家中。经过几次脑出血,今年已68岁的谢延信身体大不如从前。看到记者,他的脸上挂着憨直的笑容,笑容里透着朴实和亲切。
谢延信的家和几年前没有什么变化,但客厅的橱窗里多了一本荣誉证书,非常显眼。那是去年12月,谢延信被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评为城市创建好市民的荣誉证书。
近几年来,虽然谢延信行动不便,但他依然发挥榜样示范作用,传播着正能量。在梅苑社区,记者看到一条“孝道长廊”,里面用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述着谢延信大孝至爱的故事,还有新二十四孝的故事。“孝道长廊”里的故事,经常吸引不少人驻足观看。“我们社区风气这么好,都是受了谢延信的影响,和他住一个小区,我们感到很骄傲。我常给谢师傅的老伴说,要好好照顾谢师傅,让好人有好报。”该社区居民张金屏告诉记者,前几年,她还当过戏曲电影《女婿》的群众演员呢。
润物细无声,近几年来,我市充分发挥先进人物的典型示范作用,传承优秀文化,弘扬传统美德,围绕弘扬大孝至爱的谢延信精神,弘扬了孝敬美德,发扬了孝道文化,不断推进精神文明建设,让文明道德之花开遍全市。
上图 谢延信(左)和老伴谢爱芬。 本报记者 王梦梦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