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
12月14日,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当代中国,江山壮丽,人民豪迈,前程远大。时代为我国文艺繁荣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舞台。推动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广大文艺工作者义不容辞、重任在肩、大有作为。
连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在我市及焦作籍文艺工作者中产生强烈反响。他们纷纷表示,要不断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用更多更好的文艺精品讴歌时代、服务人民。
用优秀作品讴歌时代服务人民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令省舞协驻会副主席,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庞宏感慨万千:“我以无比激动、无比自豪的心情参加了这次全国文艺界的盛会,站在雄伟庄严的人民大会堂里高唱国歌时,我思绪澎湃、热泪盈眶。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高屋建瓴、内涵丰富、思想精深、饱含深情、催人奋进,是新形势下做好文艺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庞宏说,要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努力创作出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具有中原文化明显标识和中原力量的舞蹈精品力作,坚持守正创新,用跟上时代的精品力作开拓文艺新境界。
参加此次盛会的焦作著名书法家、省书协副主席米闹说,要切实发挥书协的桥梁纽带作用,与全省广大书法工作者一起,努力打造中原书风品牌,创作出更多传得开、留得下、接地气的优秀作品。
“‘人民’是个高频词,更是个关键词。我们常说,作家要拿作品说话。好作品从哪里来,就很需要考量。习近平总书记说的‘人民是文艺之母’‘生活就是人民,人民就是生活’,就是答案。”现场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后,焦作籍著名作家、鲁迅文学奖得主乔叶倍感振奋。
省音协驻会副主席、市音乐家协会主席、河南理工大学音乐学院院长李新现说,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神圣使命,坚持立德树人必先立己、培根铸魂必先铸己,扎根音乐舞台,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为学生的成长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念。作为焦作的音乐工作者,今后要唱出更多感染人、感动人的声音,讴歌我们伟大的新时代,讴歌我们伟大的祖国,服务广大人民群众。
从博爱走出来的作家马国兴说,作为一名基层文艺工作者代表,参加这次盛会倍感振奋。在今后的创作中,他将挖掘、展现一名焦作乡村医生的进修经历,讲述博爱县一个普通家庭三代人的故事,呈现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乃至社会的变与不变。
深受鼓舞的,不止参加中国文联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焦作文艺工作者,还有我市的广大基层文艺工作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是事业的未来,只有青年文艺工作者强起来,我们的文艺事业才能形成长江后浪推前浪的生动局面。作为一名基层的音乐教育工作者,我深感责任重大。艺术教育在青年教育中一定不能缺位,没有种下美的种子,学生就没有对生活未来的渴望。”市音乐家协会常务副主席梁文革说。
市文艺创作中心的职恬恬说:“今后,我们文艺工作者将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大局,围绕弘扬优秀怀川文化,围绕全市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开展好文艺精品创作、文艺志愿服务和文艺惠民活动,把习近平总书记对文艺工作的具体要求落实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实处,以更加优秀的文艺作品、更加丰富的文艺活动、更加优质的文艺服务,不断满足全市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增强广大群众的精神力量。”
用情用力讲好新时代焦作故事
近年来,我市文艺界充分发扬深入生活、潜心创作的优良传统和良好风气,深入采风创作的文艺工作者越来越多,长期扎根基层的文艺工作者越来越多,推出了一批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精品佳作。
今年年初以来,市文联积极服务发展大局,发挥文艺优势,主题文艺活动取得新成效。
齐奏建党百年交响乐。全市文联系统共开展庆祝建党百年主题书画展览、歌咏比赛、诗歌朗诵、征文活动等活动100余场,全市3000余名文艺工作者共庆党的百年华诞,深切表达了文艺工作者“艺心向党”的情怀和初心。
吹响乡村振兴集结号。围绕乡村振兴主题,我市文联系统组织600余名文艺志愿者深入修武大南坡、一斗水等村,开展“学党史、传精神、跟党走”文艺志愿服务主题活动30余场次,为基层送作品、送演出、送服务,受益群众5万余人;组织40余名中青年美术家走进中站区赵庄、周窑、十二会等村,开展“春暖怀川,大美山阳”“夏日葳蕤,大美山阳”系列采风创作16期,创作优秀美术作品400余件,展现了美丽乡村呈现的新形象、新发展和新变化;“七·二〇”洪灾后,积极组织市作协、市书协、市美协等市属文艺家协会会员赴博爱县、修武县等地的7个村镇,开展系列文艺志愿服务活动,并为受灾群众捐赠米、面、油等物资,切实为群众有序推进灾后重建和振兴乡村文化坚定信心、凝聚力量。
当好小康工程“留声机”。市文联秉持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书写“焦作信史”,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留下“焦作印记”的目标追求,整理上传1978年以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的文艺作品和出版物427件,内容涉及文学、音乐、美术、书法、摄影等多个艺术门类。
聚焦群众需求,志愿服务更丰富。市文联着力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根在沃土,感念党恩”“我与税宣三十年”“文艺六进”“义写春联”等文艺志愿服务活动97场次,创作文艺作品近2000件,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得到满足。
紧扣时代主题,精品创作更出彩。市文联组织创作的中国画《绝壁有路》和行楷隶三体书法作品(行书《东坡题跋》、楷书《黄山谷题跋》、隶书《自作文》)获得河南省第七届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长篇小说《原味的村庄》、歌曲《追梦的人》成功入选焦作市2021年度文艺精品扶持重点项目;我市8位作家的作品入选省作协出版的《风雨英雄路——写给青少年的党史故事》;焦作文化名片《焦作文化大典》系列丛书(九典十五卷)全面完成出版任务。
2022年,市文联将团结引领全市广大文艺工作者,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持续推进文艺惠民工作进程,用情用力讲好新时代焦作故事,创作出更多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让文艺的百花园永远为人民绽放。
图① 庞宏。
图② 乔叶。
图③ 李新现。
图④ 马国兴。
(照片均由受访者本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