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朱颖江)“居民用户使用天然气后,要及时关闭灶具开关和灶前阀门,厨房要保持空气流通,日常要养成勤检查燃气管道设备的密闭性,做到这些就可以很好地保护自己以及他人的安全。”昨日,焦作中裕燃气有限公司客户部经理苗武松告诉记者,燃气安全事故可防可控,人人增强安全意识,坚持正确的操作方法,能够避免事故的发生。
苗武松说,在使用燃气的过程中,要注意开窗通风,空气流通可以让天然气燃烧得更充分。同时,天然气比空气轻,如果发生泄漏可以很快地分散到空气中,消除危险。使用燃气灶具后,要及时关闭灶具开关和灶前阀门。关闭灶前阀门是消除安全隐患的关键。灶前阀门关闭状态,即便是软管脱落或被老鼠啃噬,也不会出现燃气泄漏的问题。
据专业机构对燃气安全事故进行数据统计,居民用气发生的事故占燃气事故的70%左右,其中因橡胶软管的问题导致的事故占到比例的10%。橡胶软管长时间使用会变硬,一旦变硬就很容易从燃气灶具、管道的接口处脱落。相关规定要求,燃气橡胶软管每2年更换一次,燃气灶具及其他燃气设备要8年更换一次。
天然气泄漏会直接导致事故的发生。如何发现燃气泄漏?
“在没有专业检测设备的情况下,可以通过闻、听、测、看,这4步判断家中是否有燃气泄漏。”苗武松说。
闻是指,天然气中加有化学物质,一旦闻到家中有臭鸡蛋的味道,就要引起警惕,不能开电源,不能打手机,不能按门铃,要轻开门窗通风;听是指,燃气设备如果出现问题导致漏气时,会发出“嘶嘶”的声音;测是指,用肥皂水涂抹在燃气管道的接口处,泄漏的部位会冒泡泡;看是指,如果家中所有的燃气设备都处于关闭状态,燃气表还有数字跳动,说明有漏气。
晚报提醒大家,发现燃气泄漏,但不确定泄漏程度时,一定要在室外拨打燃气报修电话,请专业人员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