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县小麦已进入起身拔节阶段,是争取多成穗、成大穗的关键时期,随着小麦生长速度的加快,需肥需水量增加,各种病虫害也开始进入发生为害盛期。
针对小麦生长状况,当前管理主要是以肥水管理和病虫草害防治为主。
肥水管理方面:
一是根据苗情和土壤肥力状况,因地因苗,灵活确定追肥浇水时间和施肥量。
对长势较差的弱苗麦田(亩总茎数小于70万),如果返青期没有追肥,要抓紧结合浇水亩施尿素10—15公斤;对一般壮苗麦田(亩总茎数90—110万),可在3月底4月初追肥浇水;对生长偏旺、群体偏大的麦田(亩总茎数110万以上),追肥浇水时间可推迟到拔节期或拔节后期(4月上中旬),一般亩追尿素8—10公斤。对返青期已追过肥的,起身拔节肥可适当减少。
二是预防晚霜冻害。我县3月下旬至4月初常会出现程度较强的寒流天气,要注意天气预报,在寒流到来以前采取浇水和喷洒防冻剂等方法预防冻害发生。
病虫害防治方面:主要是搞好以小麦纹枯病、吸浆虫为主的病虫害防治及化学除草。
小麦纹枯病主要危害小麦茎基部的叶鞘和茎秆,产生褐色云纹状病斑,轻者造成基部叶片干枯,重者使茎基部变黑腐烂,引起小麦早枯或后期倒伏,造成不同程度的减产,甚至绝收。小麦吸浆虫俗称"麦蛆",是小麦生产上的一种毁灭性害虫。它主要以幼虫吸食麦浆,造成秕粒,使小麦产量下降,轻则减产30%~40%,重则达70%~80%或绝收。
据县植保站近日对全县不同类型麦田的调查,各类型麦田均有不同程度的小麦纹枯病,纹枯病平均病株率也已由年前的3.5%上升至30.9%,最高达61%,随着气温回升和麦田浇水,纹枯病发生将会逐渐加重;对小麦吸浆虫发生区部分麦田进行分层挖土淘查,0-7cm土层虫量占50.8%,7-14cm土层虫量占39.8%,14-20cm土层虫量占9.4% 。由此表明 ,大多数小麦吸浆虫已上升至土表即将进入化蛹阶段,预计4月15日进入化蛹盛期。根据小麦纹枯病和小麦吸浆虫的发生发展规律,结合气象预报和我县小麦品种布局及栽培管理水平等因素综合分析,预计今年小麦纹枯病将会中度发生,个别地块偏重发生,发生面积将达42万亩左右。小麦吸浆虫将中度发生,个别地块重发生,发生面积将达7万亩左右,主要发生在北郭乡的岳马棚;大虹桥乡的西阳照、 东阳照、东刘村、西刘村、中后、高西、原北古 、 江岗、八里岗、前阳城、后阳城、李马蓬、彭庄;嘉应观乡的范庄;龙源镇的任徐店;谢旗营镇的兰封。目前,小麦纹枯病和小麦吸浆虫已进入防治的关键时期,若错过防治适期再防治防效明显降低。为此,望各乡镇、村广大群众要迅速行动起来,紧紧抓住纹枯病刚刚由地下部向地上部发展, 大多数小麦吸浆虫已上升至土表的有利时期,因地制宜,选择合适对路农药,积极开展防治。
防治方法:
1、小麦纹枯病: 每亩用12.5% 烯唑醇可湿性粉60-80克或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克,兑水50公斤均匀喷洒小麦茎基部 ,间隔7~10天左右再施一次药。
2、小麦吸浆虫:每亩用3%辛硫磷颗粒剂5-8公斤或50%辛硫磷乳油200-300毫升或40%甲基异柳磷乳油每亩200-250毫升,加水3公斤 ,对细土20-30公斤,拌匀顺垄撒施。 降雨前或施药后立即浇水可提高防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