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今日沁阳 上一版3  4下一版
敢想敢干 创新发展
人大专题询问 破解土地瓶颈
《政协委员担任特约
监督员实施办法》出台
图片新闻
我市召开建设“决战攻坚”总结表彰暨
“八路一园一中心”建设动员誓师大会
市政府第八次全体
(扩大)会议召开
图片新闻
吃透情况 提高效率
让法律温暖人心
告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1年4月2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法律温暖人心
——沁阳市检察院争创“全国检察机关文明示范窗口”纪实

作者:王德义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背景新闻:

  “全国文明接待示范窗口”是国家最高人民检察院授予基层检察院文明执法、热情服务的最高荣誉。获得这个最高荣誉的检察院必须连续三次被最高人民检察院评为“全国文明接待室”,每次的有效期限是三年。也就是说,基层检察院必须连续九年获得“全国文明接待室”的称号,第十年才有参评“全国文明接待示范窗口”的资格。

  通过十年努力与拼搏,2011年2月12日,沁阳市检察院终获由最高人民检察院授予的第四届“全国检察机关文明接待示范窗口”荣誉称号。4月14日上午,沁阳市人民检察院隆重举行了“全国检察机关文明接待示范窗口”揭牌仪式。焦作市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胡保钢,我市市委书记陈敬如,以及我市四大家领导参加了此次揭牌仪式。

  最高人民检察院授予沁阳市检察院“全国检察机关文明接待示范窗口”称号,这在焦作市检察机关尚属首家。这是该院始终坚持“以民为本”的执法观念,不断创新检察控告申诉工作新思路的结晶,也是科技化服务和人性化服务的硕果,不仅搭建起了检民“连心桥”,在社会上树立了良好的口碑,更做到了让党放心,让群众满意。

  “我们每天都在和形形色色的案件打交道,但对于当事人来说,可能一辈子就进一次检察院。如果就是这唯一一次与法律接触的机会,让他们感受到冷落,遭遇不公平对待,在他们心中会留下永远的伤痕,失去对法律的信仰、失去对社会的信心!”沁阳市检察院检察长聂全武时常这样告诫自己的同事和部下。

  就是抱着这样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在他的率先垂范下,沁阳市检察院以围绕争创“全国检察机关文明示范窗口”为契机,牢记党的宗旨,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力行为民之举,永葆对人民群众的真挚情感,始终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理想的起点、信念的支点和事业的轴心,从而谱写了一曲公正执法真心爱民的正气歌。

  把司法当作一门善良的艺术

  法律除了要求公正,还是一门善良的艺术。沁阳检察院的控告申诉工作,将看似冰冷的法律融入善良的基因,尊重、信任、理解、耐心、倾听,这些给人温暖的词汇,在此与检察官的职业品格浑然一体。

  在日常接待工作中,沁阳检察院始终以群众满意为标准,以促进社会和谐为己任,开辟一条解决群众诉求的绿色通道。多年来,坚持检察长接待日不动摇,通过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布检察长接待日时间、地点,对群众反映的疑难问题,由检察长亲自处理,对于集体访、告急访和重要举报等特殊情况,检察长随时接待,对所反映问题涉及到的相关部门,由控告申诉部门召集相关部门负责人,当场处理,并对处理情况进行督办,将处理结果反馈给当事人,做到件件依法办,事事有结果。

  今年,该院在办理张某等13人涉嫌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一案中,张的父亲情绪失控,粗暴地到检察机关为其儿子喊冤,信口说警方乱抓人,让儿子生死不明,用白布书写标语,带着家人准备进京上访。得到这一情况后,检察长聂全武、主管检察长胡新峰带领有关人员,到张的家中了解情况,耐心倾听问题的症结,多次不厌其烦地讲解法律,苦口婆心做思想工作。为消除张的父亲的顾虑,检察长专门派人带张父到外地看守所,在法律允许的范围,让其父子见了一面,用一片真情彻底平复了张父的逆反情绪。此案中张某被判有期徒刑16年,张的家人对此心悦诚服,再也没有发生信访问题。

  就是因为这种视当事人为亲人的执法理念,沁阳市检察院把控告申诉大厅当作“家”来温暖前来求助的弱势群体,全院上下“一盘棋”,一个窗口对外,一年投资10万多元对大厅进行装修,配备沙发、茶水炉,设置休息区,安装检务公开触摸屏、案件流程图。对有顾虑的当事人,畅通网上举报。实行点名接防制度,将检察长和各部门负责人、检察官的相关信息张贴公示栏,前来求助的当事人可以自主选择接访人,并完善接访制度,实行信访责任制等,同时,变群众上访为检察官下访,每逢节假日、农村庙会,检察官都将办公地点安置在闹市地段,甚至走街串巷,主动上门服务,让群众真切体会到一种司法的温暖。

  社会责任感,是司法题中的应有之义

  沁阳检察院在办案中,以社会责任为己任,实行社会矛盾化解办案流程,制定各种规定和制度,在检察业务工作各个环节,全方位、全过程对案件涉及到的社会矛盾,进行过滤和化解,在公正执法的前提下,为积极创造和谐社会尽心尽力。

  2010年3月份,该院受理了一起故意伤害案件。典型的是,受害人和犯罪嫌疑人都是辖区的“体面人”,两人原是同甘苦共患难的铁哥们,因为经济上发生矛盾,最后反目为仇,在一次吵闹中,一方将另一方左耳外伤性鼓膜穿孔,经鉴定构成轻伤。

  两人都是很讲面子的,无论在公安环节怎样费工夫进行调解,最后各不相让,火药味相当浓。当案件到了检察机关后,仗着各自神通广大,双方到处托关系打招呼,抱着“不蒸馒头争口气”的架势,继续僵持着不肯退后半步。

  按说,事情闹到这种地步,检察院继续走法律程序也无可厚非。但有责任感的检察官们认为,这样简单的轻伤害案件,继续往法院移送固然没错,但和判决相比,调解更能消除当事人心理上的对抗,减少当事人的诉讼成本,而且创造和谐社会,应该以和为贵。把两败俱伤变成“双赢”,无疑为社会消除了一个矛盾点。

  在聂全武检察长的支持下,办案检察官多次找双方当事人进行沟通。开始,两人都没把眼前文弱的检察官放在眼里,听说要和解,头高傲的一直摇晃着不答应。办案人认真把握公正的尺度,引导当事人用信任的方式解决纠纷,寻找共同的认知点,平衡各自的利益。最后,百练钢化为绕指柔,以滴水穿石的艺术,最终达成共识,一场干戈就这样在柔中带刚的检察官手中化解了。一对冤家握手言和,受害人不但不要求嫌疑人经济赔偿,而且不再追究对方刑事责任。

  浩然正气和蓬勃朝气,来自对执法者队伍的锻造

  在外人眼里,检察官是知识含量很高的职业,而且受过这方面教育的人,不由得会产生一种职业优越感,精英意识强,过度重视法律的技术性结果,容易缺乏对当事人的人文关怀。正是基于这种忧虑,沁阳市检察院在强化队伍素质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支点,就是培养检察官的人文情怀,营造正直善良积极向上的氛围。

  为了和当事人进行“换位思考”,将心比心,该院开展“进百家门,吃百家饭,解百家忧”的爱民亲民活动,经常通过组织干警走访困难户,慰问孤寡老人,经常组织干警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有关情况进行调研,向求助人捐款、深入工矿、农村体验劳动,开展“一对一帮扶”等形式,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培养朴素的感情。

  为营造奋发有为的良好环境,院里在检察长聂全武的热心支持和带领下,组建了篮球队、排球队,在办公楼走道和大院,安装了广播和视频系统,通过小广播搭建文化大平台。每天晨练太极拳,成了沁阳检察院早上班前的一道风景线,晚上下班间隙活动锻炼为天天必修课,每逢干警生日,院党组专门送上鲜花和蛋糕,在每一个细枝末节,体现温馨向上的人性美。

  在学习成为一种常态的沁阳检察院,他们坚持锻炼具有本地特色的陈氏太极拳以戒除浮躁之气,经常唱革命歌曲养浩然正气,读好书开展各种思想交流活动提升勤于思考的儒雅之气。通过不断的“提气”,营造干事创业的“气场”,从而激发全院干警对职业的信仰,对法律的忠诚,更坚定为人民执法的自觉性。难怪一位来过该院控告申诉大厅办事的老教师这样评价:“置身其中,如春风拂面,温暖如家!”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山阳路56号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3924268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