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四菜一汤’,两荤两素,在我们乡廉政灶上就餐6个人花了不到80元,原来在饭店少说也得200多元,自市纪委提倡吃“廉政灶”以来,上边来人我们已经形成制度了,按三级10-30元标准接待,中午不允许喝酒,客人理解,我们也节省了开支,‘廉政灶’就是好”王召乡的纪委书记李路线如是说。2010年以来,我市推行‘廉政灶’制度,从源头上抵制大吃大喝,预防餐桌腐败歪风。2007至今,仅9个乡镇“廉政灶”一项节约开支就达140余万元。
为破解乡镇公务接待费居高不下的难题和纠正乡镇干部下村进企吃喝歪风,市纪检委将各有关单位原来承担机关干部日常就餐的机关食堂,增设公务接待功能,制定了乡镇机关廉政灶规范化建设标准。还规范了各个乡镇、机关“廉政灶”的卫生安全、炊事员岗位职责、食材采购、固定资产等制度,并及时上墙;建立了来客接待登记、“廉政灶”公务接待、资产登记等各类台帐、账册。同时,坚持公务接待审批、公务接待派餐、日清月结、阳光公示、监督检查等“五项制度”,对接待标准、陪餐人数、接待流程进行细化,按“谁主管谁陪同”的接待要求,以1比3的比例陪同;支出报销、票据审查等列入政务公开范围,纪检监察、财政、审计等部门定时监督等都做了详细、明确的规定。
柏香镇纪委书记张公科说:“自从建立了机关‘廉政灶’,市里有了硬规定,无论是省里来的大干部,还是镇上自己的干部,全部到镇“廉政灶”就餐,来客都很自觉地在我们的‘廉政灶’上就餐,来客接待也轻松多了。在饭店接待少了,老百姓在背后对我们指指点点说的也少了。”
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李伟说:“市委、市政府领导带头坚持吃“廉政灶”,也起到了很好的表率示范作用。在乡镇‘支’起‘廉政灶’,其目的既减轻了乡镇来客接待负担,保障了基层干部身心健康,‘廉政灶’的健康高效运转,既能有效抵制吃喝风,又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腐败”。
市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办公室主任唐铃介绍说:“为加强对廉政灶的监督,市里还成立了三个检查组,对各乡镇“廉政灶”建设进行明察暗访,将各乡镇“廉政灶”的运行管理情况作为落实反腐倡廉建设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其年度责任目标考核”。
据了解,自推行“廉政灶”以来,全市9乡镇全部办起了“廉政灶”,乡镇公务接待费用支出平均下降55%以上,有效地遏制了基层干部大吃大喝的不正之风,做到了领导、干部、群众“三满意”。 (郅双燕 贾 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