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属群众健身项目,是中华武术的精粹,具有很强的民族性。焦作更是把太极拳作为中招体育加试的特色项目。太极拳的教学与辅导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使学习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
一、介绍历史,激发学习兴趣。及时向学生介绍中华武术的悠久历史和太极拳的演变进程,特别是“三十八式太极拳”的由来和发展,强调太极拳是我国文化遗产中璀璨的瑰宝、奇葩,有强身、健体、锻炼意志的独特效果,深受国内外人们的喜爱,树立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从而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二、示范动作,激起模仿欲望。示范正确、动作优美,能使学生感悟太极拳运动特点,感到其诱人的魅力。在初教太极拳时,要先强调动作的“美”,后提出动作的“韧”。让太极拳的“美”深深吸引学生,逐渐喜爱这个项目。看着刚柔相济、优美舒展的动作,激起学生学习欲望,为学打下基础。
三、循序渐进,掌握动作要领。太极拳每招每式路线复杂,细微极多。初学时,每招都要求一丝不苟,还配合呼吸、眼神等,只能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因此,动作要从“粗”到“细”,先“形”后“神”,逐步领悟精、气、神等内涵要求,待熟练之后,再强调神似形俱。
四、创造展示,强化教学效果。动作学完之后,学生配乐练习时会有一种陶醉其中的感觉。要抓住这最佳时期,为学生创造展示的机会,在课上大胆分组表演,回家敢于传教长辈、亲人等。
提高认识是基础,培养兴趣是前提。太极拳教学与辅导要结合实际,充分运用好“慢拳”快教、先粗后细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最大程度提高学习效果。
(作者系市实验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