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郭树勋、刘正文 通讯员刘昆)焦作新区的成立备受市民关注,如何在较短时间内让市民放心?新区班子自去年12月1日组建以来,秉承只有创新才有发展的理念,倾力打造“开放新区、活力新区、实力新区、魅力新区、幸福新区”。
开放新区。新区班子成立后,按照省委、省政府制定的“力争经过10年左右的努力,把焦作新区建设成为焦作市‘三化’协调发展先导区、老工业基地振兴和资源型城市转型示范区、现代化复合型功能区、城乡统筹发展先行区和对外开放示范区”的奋斗目标,认真贯彻市委“打造全市经济新的增长极和中心城市发展的新亮点,成为全省新区建设的一面旗帜”的指示精神,在全区各级干部中开展了“加快新区建设”大讨论活动。同时,在3月初,该区组织区领导和机关干部到开封、许昌、鹤壁和安阳等地学习考察,通过与全省6个新区、11个高新区和180个产业集聚区的指标对比,查找差距,自加压力。目前,新区的人才引进、承接产业转移、多种体制等都在大开放的框架下形成共识和目标。
活力新区。在城乡统筹发展、投融资体系建设、公共资源管理、自主创新体系建设等创新的同时,围绕建立新型管理体制和高效运行机制,为该区奋力走在全省新区建设的前列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近日,该区在成功进行银企对接的同时,加大上市、体制、金融等创新力度。其中,该区自成立以来充分发挥高新区和工业集聚区现有机构和人员的优势,坚持“一岗双责”(即每个人员既负责原来的工作,又承担新区的任务),坚持“两手抓”(即一手抓区划调整、规划编制、机构设置等基础性工作,为新区快速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不放松,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的好势头)的创新机制,深受市领导的好评。
实力新区。一是明确主导产业,实施重点突破。该区努力打造装备制造业和现代化工、新材料等千亿元产业集群;打造以厦工机械、平原光电、卓林数码、风神轮胎、合晶科技、佰利联化工等为龙头的百亿元企业。目前,厦工园区已经签约启动。二是加快产业集聚,推进园区建设。该区突出抓好厦工工业园、金龙汽车工业园、韩国工业园、台湾工业园、东方今典产业园、光电园和标准化厂房区等“六园一区”建设。三是立足自主创新,提升产业层次。该区加大科研平台建设力度,继续推进中科院上硅所全国先进陶瓷基地、厦门大学科技园、韩国梨花女子大学纳米材料实验室、河南理工大学科技创新基地、兰州理工大学先进金属材料基地等5个研发平台建设,力争在先进陶瓷、生物制剂、先进金属材料等领域实现突破。
魅力新区。一是突出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的引领作用。在空间发展上突出区域融合、郑焦一体的方向;在功能布局上突出指状辐射、复合集聚的格局;在产业规划上突出创新产业、成就财富的思路;在生态环境建设上突出滴水织绿、城野共生的理念;在文化底蕴方面确立古承今扬、覃怀标杆的特色。二是大力推进市城投公司投资30亿元的新河大沙河综合治理开发项目,使之与南水北调工程一起构成焦作山水交融、人文共生的城市景观。三是通过政策引导、土地置换、市场运作,整合企业资源,优化产业布局,展示城市形象。四是尽快启动沁泉园和碧莲湖项目,实施重大道路工程,打造城市新亮点。
幸福新区。该区坚持“让失地农民先富起来”的理念,把最好的土地留给失地农民,集中安置,切实抓好农村生产、生活安置项目,集中谋划和设置新区养老院、幼儿园、新区高中等一批社会功能性项目,提升城市综合功能,改善人居环境。加快推进迎宾馆西和中原路东两个农民集中安置社区建设,同时认真落实就业保障政策,搞好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服务,提高失地农民的就业和创业能力,兑现失地农民职业技能鉴定补贴、职业技工学校毕业教育补助、对进区单位聘用辖区农村劳动力实行社会保险补贴等各项优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