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中国·世界 上一版3  4下一版
汉语·汉音·汉韵
要闻简报
图片新闻
延伸阅读
新区创新发展融入“五新”
我省书法家韩嘉俊作品应邀入展
加拿大蒙特利尔
华裔工人维权案胜诉
春风化雨润杏坛
推动科学发展 造福人民群众
中国医生诊治受援国患者2.6亿人次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1年4月2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春风化雨润杏坛
—— 记沁阳市一中副校长、分校校长王治琴
 

  (上接一版)据统计,这些年来,沁阳市一中分校每年考入全国各个高校的特长生占到所有上线学生的50%左右,在焦作市、河南省各类艺术节比赛活动中多次获得一等奖,而先后考入中央美院的关斌、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郭遥、中国戏曲学院的刘洋、香港中文大学的李晓峰……也都在见证着沁阳市一中分校的特长教育成果。

  每一堂课都不能荒废

  2011年3月19日,在香港中文大学举行的博士论文答辩会上,身为菲律宾亚太国立大学教育管理博士班学员的王治琴,直接用英文演讲了自己《中国教师的教育教学策划研究》论文,赢得了在场的专家评委的频频颔首。而这也是对王治琴多年来在教学科研方面所付出艰辛的认可。

  教学科研是一个学校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为了让老师们的每一堂课都能取得扎扎实实的教学效果,担任校长以来,王治琴每年都要亲自选择、制定推进课题实验的方法和措施,参与课题的各项研究活动。去年年初,在一次推门听课活动中,王治琴发现一名老师的教学模式有明显的灌输倾向,当即就给予了制止,并根据课堂教学内容,自己重新为这个班的学生上了一堂示范课。事后,这名大家公认的好老师感慨地说:“我觉得自己已经很负责了,但是王校长这种追求完美的治学精神更值得我学习呀!”

  正是在王治琴这种精益求精的治学理念的感召下,现在,沁阳市一中分校的说课、听课、评课、集体备课、课题研究、教学案例设计、教学反思等各类教学研讨活动层出不穷。同时,因为教学科研活动的蓬勃开展,沁阳市一中分校也涌现了一大批省市级骨干教师、省市级优秀教师、省市级优秀班主任和各类学科带头人。王治琴本人也先后荣获河南省骨干教师、河南省学科技术带头人、焦作市优秀班主任等多项荣誉称号,并连续三年被焦作市政府授予“优秀校长”称号。

  每一分钟都不能空过

  今年年初,在一次学校中层领导培训会上,王治琴担任主讲,兴之所至,从学校管理到教学改革,从学生心理疏导到学生特长培养,从提高教师素质到打造校园文化,纵横捭阖,广泛涉猎,让所有在场人员听得津津有味。过后,一名中层干部私下问王治琴:“大家同样都忙于工作、忙于家庭,可你为什么对这些问题有这么深的见解呢?”王治琴笑了笑说:“我也没有什么过人之处,只是不让自己的每一分钟空过罢了。”

  事实上,多年的教学生涯,学习已经成为王治琴生活中的一部分。在担任班主任时,她就以勤奋好学、刻苦钻研成为沁阳市一中教师队伍中的佼佼者。而她当年在教学一线形成的“以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感情培养为目标,集教、学、研于一体,促进学生主体参与,使学生得到主动发展”“双主”教学风格,更是成为当时众多老师学习的典范。

  担任校长以后,王治琴更是孜孜不倦地学习吸收各种国内外先进的学校管理理论和教学理念。在王治琴的办公室,没有一件精美的饰品,有的只是书柜和案头上一排排、一摞摞的书籍,《论语》、《史记》、《资治通鉴》、《爱的教育》……都是她的常备之书。

  梅花香自苦寒来。2009年,王治琴被评为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为焦作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巾帼英模。2008年,王治琴在焦作市“校长说校”演讲比赛中获二等奖。多年来,她的多篇论文在全国和省、市级刊物上发表,其中《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如何突出素质教育》一文获河南省教科研论文一等奖。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山阳路56号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3924268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