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郭树勋)今年2月,河南煤化焦煤集团“赵固矿区抗洪抢险集体”,继该集团职工谢延信之后,成功当选2010年“感动中原”年度十大人物。
2008年底,全球金融风暴来袭,重组后的焦煤集团,选择“不离不弃”,硬是没让一名职工下岗,还主动接收大学毕业生、退伍军人、适龄青年就业,两年来,就业安置达万人。
去年,为整修市东方红广场西街道路,该集团主动收缩机关围墙,一次性让出土地近10亩,并投入资金500多万元,使新建道路更加宽阔平整,为市民出行提供了更多便利。
重组两年多来,河南煤化焦煤集团积极参与地方项目建设、投资城建、加大医疗与教育投入、兴修水利、捐资助学、扶危济困,自觉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实现了企业与地方的和谐发展。
该集团总经理张延明告诉记者:“企业是党、国家和人民交给我们来经营的,我们有责任使之品质卓越,绝不应仅仅追求高额利润,更要在社会发展中扮演中坚角色。焦煤集团非常感谢焦作市委、市政府和焦作人民的关心与支持,将自觉地、坚定不移地履行社会责任,重视民生工程,促进企业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为构建和谐焦作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拥有113年沧桑历史的焦煤集团重组后,秉承“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化改革,对外开放”的新理念,坚持“用心做事,追求卓越”,2010年营业收入、煤炭产量、资产总额、利润、利税等五项指标分别较2008年重组时翻了一番甚至更多;去年实现利税31.2亿元,是2008年的3.5倍。今年第一季度上缴税费6.0862亿元,比去年第一季度税费3.7678亿元提升61.53%。2010年在职职工人均收入达4.8万元,较2008年的3.2万元增长47.7%。该集团不仅在履行国有大型企业经济责任上“考试优秀”,成为我市的第一利税大户,还赢得了地方财政收入“定海神针”的美誉。
地方政府的项目建设,该集团勇当“主力”。 年产15万吨环氧氯丙烷、8万吨环氧树脂项目正式开工建设,项目总投资约25亿元;合晶科技二期项目进入试生产;开元化工、新河矿井、千业水泥二期项目进展顺利;焦煤新材料园区重点打造以多晶硅、气相白炭黑、有机硅等主要产品的产业链,规划建设项目12个,将成为助推地方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同时,以“消灭地面企业亏损”为目标,该集团实现了非煤产业的快速发展,目前产值占据半壁江山。该集团地面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履行了“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地面企业的赢利还让多年来上万名收入不高的职工过上了小康生活,成为社会稳定的“助推器”。
该集团以“企业发展到哪里,社会责任尽到哪里”为宗旨,两年来,在我省的焦作、新乡、洛阳等地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多个地方投入数千多万元兴修水利、捐资助学、扶危济困。该集团近两年来的棚户区改造更是走在了全国的前列。据悉,我市棚户区总人数为21681人,分布在解放、山阳、中站、马村四城区和修武县境内。该集团为主要投资改造方。该集团先后规划了10个小区,总占地面积856.42亩,住宅楼建筑面积56.02万平方米,共计176栋楼。新建小区配套设施功能完善,目前,近三分之二的棚户区居民搬入新居。其中,附带安置南水北调征迁居民500多户。新建小区不仅让市民住房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文化娱乐设施完善,子女入托、上学、就医能力也不断提高,还大大加快了我市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高楼林立的小区成为城市的一道道风景。
两年来,该集团赵固一矿、二矿和开元化工、新河矿井、千业水泥、新疆公司、新乡公司等相继建成投产,另外安置矿工子女1142人到鹤煤公司、永煤公司异地就业。该集团职工由重组前的3万多人增加到现在的5万人。职工人数的增长不仅反映的是安置就业的容量,更是社会稳定的坚强后盾。该集团两年来还投入巨资改善了矿区的 “两塘(堂)一舍”;扩建了该集团幼儿园,装修改造了幼儿园方庄分园,扩大社会招生700多名幼儿;开工建成了中央医院门诊大楼、开工建设中央医院综合病房大楼,增加床位400多张,有效地提高了地方的教育、医疗等综合社会服务水平。
该集团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也使其强大的品牌效应得到了进一步凝聚。重组两年来,焦作市政府市长办公会两次在该集团召开,当场解决困扰该集团多年的发展“顽症”;焦作市主管工业的市领导则定期到该集团现场办公,共商发展大计。社会责任的品牌展示了该集团良好的对外形象,优化了发展环境,提升了该集团发展的软实力,加快了该集团煤炭主业和非煤产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敞开胸怀 造福社会
企业与社会,如同溪流与江河,有溪流的源源不断,才会有大江大河的波涛滚滚,反过来,只有江河水涨船高了,才会有更多的水源反哺溪流以滋养更多的土地。河南煤化焦煤集团正是在贡献社会和社会的关注支持中越做越强。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是祖先对个体与整体和谐关系的探究。既要实现自身发展,更要积极为社会发展作贡献,一个企业要想真正做大做强需要这样的境界。
回顾河南煤化焦煤集团两年多来走过的历程,无不是在回馈社会与在社会的关注、支持中,获得巨大生命活力,推动企业一步步走向辉煌。只有带着感恩之心、感激之情经营企业、发展企业,全体职工才能共享效益提高带来的实惠,全社会才能共享改革发展带来的成果,企业发展的道路才会越来越宽广。
敞开胸怀,造福社会,希望所有的企业和企业经营者们都能更好担负起这一职责与使命!①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