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我市一名高校教师,也是一名剩女。27岁对于女孩子来说,不算太大,却也是有点尴尬。她的母亲,比她年轻4岁的时候就有了她,而她现在却还不知道她未来孩子的爸爸在哪里。研究生毕业后进高校,曾经谈过两场不怎么靠谱的恋爱。她总觉得,似乎自己从来没有真正地去爱过,便一下子到了适婚的年纪。
去年,她希望自己能在26岁生日之前遇到她的Mr.Right,开始附和着去相亲,却大多像赶场一样。因为介绍人大多并不能真正地理解她,而相亲的对象也许同样不被介绍人真正地理解。所见对象的外在条件和她大致相称,稳定的体制内的生活,良好的教育背景,但她需要的不是这些。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她想找的,也许是“圈外人”。
于是,她上网征婚了。本地一家论坛上的征婚版很热闹。她是一个不喜欢“粉”别人,只喜欢被“粉”的人,当然要主动发帖,恭候“粉丝”的到来,而不是扒拉着别人的帖子去“粉”。为了扩大选择范围,她并未设定太多的条条框框,她觉得自己不是外貌协会的,也不是拜金小姐。如果说只有一个条件,她只想找个“男子汉”。她认为,肌肉并不是Man与否的分割线,而重要的是一种内在气质的流露。能够在体制外生存的,首先就会让她觉得Man。
短短两个月,“粉丝”量近三位数,但能聊上话的先后仅有两个人。
第一个是因为信仰,她是一名基督徒,他也是。学历本科,医学专业,和家人一起经营着一个牙科诊所。能遇到个信仰一致的人不容易,能遇到个信仰一致的圈外人更不容易。约会、吃饭、散步,她有点动心了,也终于等来了他的表白。喜欢被“粉”的她当然仍要故作矜持,不置可否,而是依然淡淡相处。但处着处着,她突然发现走不下去了,如果不谈宗教信仰,似乎两人再无别的话题。一段感情无疾而终。
第二个他,是因为在论坛上打招呼的方式。众多“粉丝”打招呼的方式趋于一致:你好,能认识下吗,你的QQ号是多少?或者我的QQ号是多少。而他则不同,他的一句话是“你的低调让人觉得可恨。”她的征婚帖的确低调,对男方几乎没任何要求,反而列出自己种种罪状。她觉得,能这样对她说的,要么是现实中认识的人,要么是一个可以理解她的人。
他属于后者。同样是一个是体制外的,且未读过大学,而过早继承了父亲生意的男生。一直在象牙塔中生活的她,被这样一个同龄的老练男生所吸引。见一次面后,更是QQ、短信、电话不断。但一个星期后,他却突然消失,连招呼也不打一声。后来,她通过其他方式了解到,原来他已经是一个两岁孩子的父亲。也许尽早分开,是最好的选择。
经过一系列的相亲、征婚,她目前还是单身。原来奢望26岁把自己嫁出去的她,现在的目标只敢定在30岁,或者不敢再定什么目标。
她眼看着自己的青春如此蹉跎,却无可奈何。眼睁睁看着孤独将像年轮一样刻进身体的每一处褶皱。《1Q84》里的青豆说,肉体是人的圣殿。所以她健身。但年少轻狂的岁月已然开始退场。其实,她只想去勇敢爱一个人,并被一个人勇敢地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