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今日武陟/学习实践 上一版3  4下一版
“内黄速度”创造奇迹
“中原瓷都”快速崛起
为了大地的丰收
图片新闻
县政协调研视察文化产业和学前教育
县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决定十项重要工作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1年4月2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内黄速度”创造奇迹
“中原瓷都”快速崛起

  
作者:大河网 连权权 通讯员 张晓霞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开栏语

  “他山之石”,出自《诗经·小雅·鹤鸣》“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意为“借助 外力,改己缺失”。为促进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本报从即日起开辟“他山之石 ”专栏,旨在汲取借鉴外地经济发展的先进经验,更好地促进武陟县的经济社会全面快速发展。

  本报讯 (大河网记者 连权权 通讯员 张晓霞)内黄县产业集聚区位于内黄县城区及南部规划区范围内,总体规划面积18.95平方公里。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良好形势下,内黄产业集聚区抓住机遇,连续引进多家陶瓷企业,在集聚区内倾力打造“中部瓷都”,构建完善的陶瓷产业链条。

  作为一个平原农业县,今年以来,内黄县产业集聚区发展步入快车道,除陶瓷业外,主导产业农副产品深加工、机械制造发展也非常迅速。

  该县陶瓷园区被列入省级产业集聚发展规划,成为全省唯一一家专业陶瓷园区。

  

  找准特色 

  打造陶瓷产业巨头

  

  7月23日一大早,64岁的张志森像往常一样,来到他儿子的企业——安阳新南亚陶瓷有限公司,查看项目进展情况。

  作为温州市陶瓷行业协会原会长、安阳新南亚陶瓷有限公司工程建设总指挥,张志森对项目入驻、工程进度等自始至终都很满意。

  “项目入驻这里后,内黄县政府就专门派出工作人员常驻工地,实行‘一条龙’服务。从春节过后开始建设至今,工程的进展速度让我这个老‘陶瓷人’感到非常振奋。”张志森告诉记者,“一脚踏上枣乡土,终身都是内黄人。这里的投资环境如此之好,我们这些投资人肯定会把内黄的招商引资政策宣传出去,吸引更多的人来这里投资兴业。”

  计划投资3.8亿元、目前已投资1亿余元的安阳新南亚陶瓷有限公司,只是内黄县陶瓷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2009年,陶瓷产业正在进行新一轮战略扩张和产业布局,“南陶北上、东陶西进”在全国拉开帷幕。内黄县委、县政府深刻认识到,陶瓷产业是内黄振兴的生机,机遇来之不易,稍纵即逝!

  内黄县以打造“中原瓷都”为目标,以陶瓷产业招商为突破口,紧紧抓住陶瓷产业“南陶北上”、“东陶西进”战略布局的有利时机,在多方考察调研的基础上,规划了12平方公里的陶瓷园区,成立高规格的陶瓷产业集聚区建设指挥部。

  据悉,该县计划用3至5年时间,引进100至150条陶瓷生产线,建成9平方公里的陶瓷产业集聚区,把内黄打造成为立足河南、辐射中西部的“中原瓷都”。

  陶瓷产业园区作为内黄县招商引资的最大工业项目,承载着繁荣内黄工业、促进内黄跨越的梦想和希冀。在举全县之力打造“中原瓷都”的背景下,内黄县的陶瓷产业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现在已呈现出燎原之势。

  

  “四零”服务

  创造“内黄速度”

  

  说起内黄的著名企业日日升陶瓷有限公司,企业的管理人员讲了这样一个故事:这家企业的老总在河南考察了8个地方,内黄的资源、基础等条件最差,原本决定投资洛阳。得知信息后,内黄县委书记郭建华、县长王永志火速赶往会见那位老总。他们表示,内黄虽穷、投资条件虽差,但保证投资环境最优、服务水平最好。书记、县长的真诚,打动了这位福建闽清陶瓷行业的领军人物,当即与内黄签订了8条生产线的协议。

  这家企业的老总后来也成了内黄的“说客”。他向同乡介绍内黄的投资环境时,经常引用一组数据来推介“内黄速度”:内黄仅用了20天时间就完成了日日升、新明珠、福惠三家企业的土地勘界、附属物清点、补偿兑付、围墙建设,仅用3个月时间就完成了主体厂房建设,从合同签订到投入生产仅用6个月的时间,仅用了10个月时间就有12条生产线投入生产……

  “别看我到这儿快一年了,不瞒你说,内黄的县城我还不太熟悉,”安阳新明珠陶瓷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崇海感慨地说:“签合同以来,所有手续都由县里专人带领办理,我就只管专心抓生产销售就行了。我们厂去年8月份签订合同动工,今年4月份就出瓷砖了,很快就在中原市场站稳了脚跟。”

  为顺利推进“中原瓷都”建设,内黄县把服务环境作为“生命工程”去对待。郭建华表示:“面对陶瓷产业发展中的困难,由县领导、职能部门去作难,不让客商去作难。要做到投资方与群众‘零接触’、部门服务‘零距离’、处理问题‘零差错’、工作效率‘零投诉’。”

  王永志说:“内黄发展陶瓷产业,既没资源也没有产业优势,凭的就是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抓环境就要抓服务,基础设施是服务,联络感情是服务,干部作风和工作效率也是服务。正是我们转变工作作风,坚持为企业提供最优服务,才使得内黄的陶瓷产业在短时间内能够迅速集聚、快速发展。”

  为了打造发展环境第一,12名县级领导干部坚守在施工第一线,深入到群众家中讲政策、讲道理,把办公室搬到分包工地,把建设现场当成家。正是这种拼搏精神,他们7天完成了400亩的征地拆迁任务;60天后,围墙建好,厂房竣工,设备进厂。第一批投资商看到内黄投资环境这么好,建设速度这么快,各项服务这么到位,十分感动,便主动与亲戚、朋友、同行联系,介绍他们到内黄投资。在短短的时间内,又促成与闽清、福清和长乐等签订了22条生产线。该县委、政府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投资4000万元完成了陶瓷产业园区内道路和排水管网建设;建成了110千伏输变电站,保证了陶瓷项目集聚发展。

  就是靠着强烈的责任意识,以情招商、以商招商,以服务招商,短短几个月内,福建、广东、山东、辽宁等地的客商纷纷到内黄投资兴业,迅速形成了产业集聚。

  

  “中原瓷都”

  正在日夜兼程

  

  不到一年时间,在内黄县城南5公里处的一片贫瘠的盐碱地上,一个规划面积9平方公里的陶瓷产业集聚区快速崛起。

  不到一年时间,从福建、广东、山东、辽宁等地先后引进陶瓷生产线37条,总投资37亿元,产品涵盖抛光地板砖、内墙砖、仿古砖等高中低档多个品种。

  不到一年时间,日日升、新明珠、福惠、新南亚、中福、粤华等陶瓷行业巨头相继转战中原内黄,点火投产12条陶瓷生产线,日产陶瓷20万平方米,年产值36亿元。

  不仅如此,日日升、新明珠、福惠三家企业从签订合同到完成土地勘界、附属物清点、补偿兑付、围墙建成,仅用了20天时间;从围墙建设到主体厂房基本竣工仅用了2个月时间;从合同签订到投入生产仅用了3个月时间。人们把这种陶瓷产业发展的高速度,称之为“内黄速度”

  不仅如此,随着37条陶瓷生产线的陆续竣工投产,伟峰包装、中源绿业、路正达、琦泉物流园等一批陶瓷配套企业也纷纷入驻内黄陶瓷产业集聚区。广西亚欧、福建闽清、安阳顺新等陶瓷企业也先后来到内黄,达成投资12亿元、建设12条生产线的投资协议,广东蒙娜丽莎、新喜润公司也与内黄签订了投资意向。内黄陶瓷产业巨大的集聚效应已经初步显现。

  今年6月20日,省委副书记、省长郭庚茂带领全省重点项目观摩团到内黄陶瓷产业园区现场观摩。在详细了解内黄发展陶瓷产业的发展规划、项目建设、发展速度、发展态势等情况后,给予高度评价。

  仲夏时节,走进内黄县陶瓷产业集聚区,映入眼帘的是一栋栋、一排排拔地而起的现代化厂房,是一辆辆满载货物川流不息的货车,是一条条宛如长龙的陶瓷生产线——“中原瓷都”正在日夜兼程。

  谈起“中原瓷都”的未来发展,郭建华充满了信心:到2012年底,内黄陶瓷工业集聚区将建设50条国内一流的生产线(相当于原100条线的生产规模),全部建成投产后,可新增工业增加值75亿元,增加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亿元,全县生产总值达到250亿元,让内黄真正成为中原地区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成为立足河南、辐射中西部地区的“中原瓷都”。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山阳路56号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3924268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