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版:参考·悦读 上一版3
让“五年工资翻番”少点儿纠结
《河朔名邦——焦作》评介
央行第四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围脖一周
个税起征点拟调至3000元
《当代中国海归》评介
醉酒驾驶或吊销驾照五年禁考
别人关注手时你关注脚
微博出不了思想家
上月点评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1年4月2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五年工资翻番”少点儿纠结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人保部副部长杨志明日前透露,国家要努力实现职工工资增长15%,这样,就可以在“十二五”期间实现职工工资增长翻番。

  纠结吧?又来了。“工资倍增计划”,早就不是首次出现在公共语境,而“5年内工资翻番”也不是头一回露面了。去年中秋时节,就有一则相似的新闻:当时有媒体援引全国政协副主席黄孟复的话表示,中国计划未来5年内将最低工资每年上调20%,争取2015年较目前水平翻倍。(2010年4月19日《京华时报》)

  当时信息语焉不详,只笼统的一句,就已勾起不少期待。毕竟这是和民众荷包直接挂钩的新闻,关注度怎么可能低呢?民意希望通过上调最低工资,引发示范效应,导致工资水平普遍上涨。当时,一个尚未证实的信息就已有如此乐观的预期,现在人保部再提“5年内工资翻番”,自然更让人期待。

  期待归期待,现实显然比政策预期复杂得多。杨志明说,要以提高企业普通职工工资水平为核心,以非公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为重点对象,实现企业职工工资增长不低于企业经济效益增长。这当然是很诱人的许诺,但凭常识可知,涨工资不是职工能决定的,持续涨乃至翻番,有时也不是企业能左右的。

  以目前市场环境衡量,除了那些占据垄断地位和政策利好的央企国企、垄断单位,以及各行业龙头大佬,一般非公企业、中小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很难拍胸脯打包票,保证5年内气势如虹,效应持续递增,职工工资翻番。既如此,工资倍增只能是个愿景式的美好期待,对一般员工而言,还是有着“嫁鸡随鸡”的悲催感。

  而即便从纯理想状态考量,未来的通胀预期和物价压力,也将抵消大部分工资翻番带来的幸福感。而且,要想产生真正普惠效应,也不能搞一味的平均主义,必须有所甄别和侧重。

  首先,在统计上不能搞平均,不能步那种数字注水的后尘。眼下“工资被增长”还少吗,网友经常用的“张家有财一千万,邻居九个穷光蛋。平均下来算一算,个个都是张百万”,不就是最辛辣的反讽吗?国家统计局局长都为此脸红过。

  再者,真要工资倍增,也不能是普通员工和那些垄断企业的员工一起增。人家基数本就比较大,此前“被增长”闹剧很多都是拜这些垄断大佬所赐,如果再不加区分“一视同仁”,最后民众或许仍然感觉不到工资增加,就因这种相对不公和相对被剥夺感太强。

  这种纠结里,夹杂了很多单纯的工资之外的因素,和前面说的小企业窘境相似。因为那些不惧市场风浪牛气冲天的企业,不少是依附于市场外因素的,比如与权力颇有渊源。由此产生的利益集团,让贫富差距变得复杂化。与权无缘的一端,在财富分配中被边缘化,而这已超出纯粹的经济范畴了。

  工资倍增,显然不是一个企业的事情,也不是纯市场的问题。对比日本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可以发现它是指在一个相对确定时间内,通过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显著提升居民实际收入水平、建立健全政府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机制等方式,实现居民收入翻番目标的一种综合的社会发展方案。

  政府要做的是指导性而非指令性工作,需要提供公平有序的市场秩序,剔除权力寻租腐败空间,改善财富分配格局,如此才能让人提到“倍增”二字时少点儿纠结。 (据金羊网)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山阳路56号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3924268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