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站位要高 观念要新 作风要实 廉政要严
以新的姿态走在中原经济区前列
奋力建设新焦作的冲锋号角
今年首趟“云台山号”
旅游专列抵达我市
新起点 新速度
鼓足干劲提效率 克难攻坚抓落实
继续保持经济社会发展良好态势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1年4月2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起点 新速度
——写在厦工(焦作)第两万台装载机下线之际
作者:本报记者 郭树勋 本报通讯员 刘 昆
  厦工机械(焦作)有限公司第两万台装载机胜利下线。 王青利 摄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4月23日,厦工机械(焦作)有限公司院内彩旗猎猎。上午10时,厦工(焦作)第两万台装载机被一名工人从总装车间徐徐开了出来,正在车间外等候的工人顿时报以热烈掌声。当装载机稳稳地停在大红地毯上时,现场的气氛达到了高潮。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赵海燕,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甘茹华,副市长胡小平,焦作新区管委会主任杜宇,焦作新区党工委书记郜小方出席了装载机下线仪式。

  “这是厦工机械(焦作)有限公司向焦作人民交上的又一份合格答卷。”该公司总经理陈天生激动地告诉记者。

  “这是新区成立以来‘培育百亿企业、打造千亿产业’的新起点、新速度。”新区管委会主任杜宇面对记者满怀激情地说。

  新起点、新速度。自厦工机械(焦作)有限公司成立以来,“厦工速度”被一次次改写、刷新。

  第一次“厦工速度”这个名词指代的时间是四个月零七天。2007年9月18日,厦工机械(焦作)有限公司开工建设,仅用四个月零七天的时间,就建起了近8万平方米的车间厂房,调试安装完所有的生产设备,于2008年1月25日,第一台由厦工机械(焦作)有限公司制造的装载机便成功下线。“厦工速度”一举成名。

  第二次“厦工速度”指代的是800多天。从第一台装载机下线到2010年5月20日,厦工机械(焦作)有限公司第一万台装载机成功下线,历时800余天。有关专家评价说,此举实属业内稀有,厦工股份在焦作创造了业内注目的“厦工速度”。

  如今,厦工机械(焦作)有限公司从第一万台装载机下线到第两万台装载机下线时间更短,仅用了11个月零3天。

  目前,厦工机械(焦作)有限公司生产的主要装载机有931Ⅲ、932Ⅲ、951Ⅲ、953Ⅲ四个型号,并同时可满足部分大型产品的订单式生产需要。今后,装载机的产能在得到扩大的同时,叉车和小型工程机械等产品也将陆续得到安排。

  面对跨越式发展,杜宇则有更深层的解读:“‘培育百亿企业、打造千亿产业’是新区确立的目标,要在3~5年内实现。这种速度不仅仅是‘厦工速度’,而且是‘新区速度’。”

  据悉,自新区组建以来,全力打造厦工工业园,将依托厦工机械(焦作)有限公司,集产品制造、技术研发、售后服务、配件服务、物流分拨及人员培训六大功能,成为机械制造和服务区域管理中心及投资发展的平台。目前,厦工机械(焦作)有限公司已经在新区投资达8亿元,超过了原定计划的6.22亿元,即将开工的投资15亿元的年产1.2万台装载机二期项目将进一步增加该公司的产量。今年4月份,新区与厦工机械(焦作)有限公司和7家为其配套的企业又一起签订了厦工工业园配套园区建设的协议,将依托新区的有利条件,实施多元化、价值链延展战略,实现“园中区、区中园”,最终将实现各类工程机械年产规模2万台,产值规模60亿元,带动配套园区实现产值120亿元。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山阳路56号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3924268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