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刘婧 通讯员朱海洲)昨日,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发布食品安全预警,提醒广大群众注意饮食安全,预防食物中毒。
据市食安办工作人员介绍,目前随着温度、湿度的增加,细菌生长繁殖加快,食物容易腐烂变质,进入了食物中毒高发期。根据近年来我国各地春夏季食品安全事件,结合我市的实际,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发布第一次食品安全预警。
预警指出,从类别上看,春夏季节,凉荤菜、四季豆、鲜黄花菜、野生蘑菇及易腐败变质的食品容易引起食物中毒,食品流动摊贩、学校食堂、建筑工地食堂要重点预防。从区域上分析,农村集市、城乡接合部、旅游场所是食物中毒的高发区域,广大群众要慎食生冷食物,注意饮食卫生。
市民要养成良好的个人饮食习惯:不喝生水,慎用生菜凉菜,不贪吃冷饮,不食用过期和腐败变质的食品;不加工和食用野外蘑菇和野菜、死因不明的水产品和畜禽,食用菜豆等时要加热煮透;外出就餐时,要选择正规的、卫生条件好的餐馆。
如果进餐后出现呕吐、腹泻等食物中毒症状,要立即进行自行救治,可用筷子或手指刺激咽部催吐,尽快排出毒物,并及时到医院诊治。同时,保留所有剩余的食物、有关工具和设备,以备核查中毒原因。
餐饮单位、学校、工地,群体性聚餐要加强管理,不使用来历不明的食物原料;餐饮具要及时清洗消毒;不使用工业用盐加工食品,防止亚硝酸盐中毒;不要将消毒剂、杀虫剂、灭鼠药等有毒有害物品存放在食品加工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