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2岁的刘高升,既是一名管理者,又是一名辛勤哺育栽培莘莘学子的园丁。作为一所具有百年名校沁阳一中校长的他,每天不仅要考虑如何把这个拥有5000多名师生的学校管理好,还要考虑如何推进教育制度改革,创新教学方式,把这个百年名校打造成为沁阳的一个品牌。
他常说:“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也是给孩子们成长做标杆的地方,师德师风很重要。”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刘高升带领教职工,修建校园碑林,建立校史陈列馆,编纂《沁阳一中校志》,举办沁阳一中百年校庆活动。如今,沁阳一中升旗台前那厚重庄严的校庆纪念碑,已成为校园一处最亮丽的风景。
刘高升非常重视学校、教师和学生三者之间的关系,为了确保三者之间融洽和谐的关系,他专门安排人员定期进行学情教情调查,实现师生有效互动,促进师生关系融洽;定期召开学校领导与学生见面会,确立并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面对面的沟通,促进学校工作和谐有序开展。同时,他还对学校和教师实行人性化管理,为上早课的教师提供营养早餐,为全体教职工建立健康档案定期体检,走访探望困难患病教师,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送去组织的关怀,解除老师的后顾之忧,拉近了教师与学校的情感距离。
为使教师从“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化,他一方面带领教师走出校门,北上北京、衡水,南下栟茶、临川,西到甘肃兰州,东到山东杜郎口,不辞辛劳,学习交流考察调研,还在内部深入组织开展教研活动。近年来,该校每年都有30多篇论文报告在省、市级论文评选中获奖或公开发表。 本报记者 李新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