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三具两基一抓手”是省委书记卢展工在多年工作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是指导全省抓工作落实的科学方法。省委政研室在《内部参阅》(专报第23期)编发了《“三具两基一抓手”的生动实践——沁阳市又好又快发展的秘诀》一文。4月19日,市委书记路国贤作出重要批示:“沁阳的做法值得学习借鉴。请市委办公室在工作通报上转发。”现将全文刊载,以期大家认真研读,深刻领会,从中受到教育、得到启发。
2010年12月3日,省委书记卢展工到沁阳调研时评价沁阳:“发展很快、变化很大、很有实力。”总结沁阳的经验,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重要的是沁阳真正把“三具两基一抓手”运用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在抓具体中求提升,在抓基层基础中求突破,在项目带动中求发展。
当你来到沁阳,突出的感觉是“新”:工厂新,一座座厂房拔地而起,一台台机器快速运转,去年建成投资10亿元的企业4个,5亿元以上的8个,亿元以上的27个;道路新,城市道路宽阔通达,乡间道路平整干净,去年新建改造城乡道路35条,总长206公里;楼房新,市内楼房鳞次栉比,文化教育设施漂亮气派,去年开发商住楼盘21处,新建改建学校、医院(卫生所)、文化场所170个;尤其是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新、精神面貌好、干事创业的劲头饱满。
一、坚持项目带动,紧抓科学发展中心环节
沁阳市把项目作为发展的核心和推动各项工作的突破口。一是明确思路,以项目建设统领发展全局。沁阳明确提出实施“项目带动、资本活市、人才兴沁、环境赢商”四大战略,把“项目带动”放在中心位置,渗透到各个领域,运用到各项工作,围绕项目建设形成合力,围绕项目建设推动工作落实,围绕项目建设推动科学发展。二是突出重点,以项目建设促进结构调整。把优化产业结构作为新上项目的重要目标,先后投资29亿元建设氯碱化工项目、投资25亿元建设煤化工项目、投资30亿元建设精细化工园,实现了传统化工向精细化工、清洁化工转变;通过投资23.4亿元的铝及铝深加工、投资15亿元的高档铝型材及幕墙门窗等项目,实现了电解铝产业由初级产品到终端产品、由低附加值到高附加值的转变;通过项目建设实现了电动车产业和太阳能产业的无中生有,并建成了全国最大的电动车电池和轮毂生产基地、全国重要的太阳能光伏玻璃生产基地。今年3月1日,沁阳又有50个项目集中奠基开工,其中超10亿元项目9个,超亿元的30个,总投资达208亿元,以增量优化存量的带动作用将进一步显现。三是关注民生,以项目建设发展社会事业。经济建设项目化,社会建设也推行项目化。通过招商引资、项目带动,2010年沁阳市人民医院新院、一中新校区、职业学院新校区等民生工程相续投建,中心敬老院、乡镇敬老院、廉租房等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率先在全省实现“乡乡建成体育文化活动中心、村村建有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村村通上了自来水,新农保、新农合、城镇居民医保、职工医保全面推开。永威学校是个引进项目,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为一体,吸引外来人才进行管理,由于教学管理效果突出,该校去年仅接受教学培训的收费即超过300万元;永威幼儿园的硬件设施、教学管理水平令人吃惊,已超过省会的知名幼儿园。四是用好抓手,以项目建设带动作风转变。沁阳市将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建设和党的建设的各项工作,都按照工程项目的组织实施方法,明确工作责任、进度要求、检查办法、奖惩措施,一项一项、一件一件抓落实,历练了干部,提升了能力,逐步在干部队伍中形成了真抓实干、求实求效、团结拼搏、雷厉风行的作风,进而引导全社会形成了“科学引领、务实创新、埋头苦干、勇争一流”的沁阳精神。
二、突出具体深入,确保项目建设落到实处
调研中,我们处处感受到沁阳市委、市政府非常注重领导方式方法具体化。按照“三具两基一抓手”的要求,创造性地把中央和省市的要求与本地实际结合起来,具体的科学谋划,具体的科学操作,工作目标具体化,工作职责具体化,考核奖惩具体化,在具体中求突破、求深入、求落实。一是用抓具体的思路建立工作机制。项目要落实机制得先行。沁阳市建立了五大班子联席会议评议县级干部制度,半年工作考核制度,县级领导分包产业、联系项目、乡镇责任制;实行了决策部署分解落实责任制,各项工作分解到部门,落实到个人;推行二分之一工作法,乡镇和主要经济部门主要负责人每年至少拿出一半时间在外招商引资、服务项目建设;建立重要工作督察落实机制,采取专题督办、现场督办、协调督办、跟踪督办、问责督办等办法,奖罚分明,推动各项重大决策、重要部署的贯彻落实。2010年,沁阳市拿出175万元,重点奖励在工作中实现重大突破的单位和个人。二是用抓具体的办法搞好项目引进。坚持主动作为,针对“六大产业”成立6个招商引资领导小组,开展专业化招商,每位领导干部都要研究经济、研究产业政策,成为能与客商通畅对话的行家里手;善算大账、算长远账,出台一系列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对于大个头项目“量体裁衣,量身定制”引进方案,特事特办;实施项目追踪,只要获取有价值的招商信息,市里都要成立项目组,组建一套班子,明确一名领导,形成一个方案,跟踪不放,一抓到底。2010年,中国化工、广东兴发,晋煤集团、山西煤运、中电投、河南建业、东方今典等7家全国500强企业落户沁阳或者与沁阳签订了新的合作协议。三是用抓具体的手段破解资金难题。大力实施“资本活市”战略。变资源为资本,把景区、土地等国有资产整合打包,组建了注册资本15亿元的投资集团,变“死钱”为活钱;着力优化金融生态,吸引焦作市商业银行、江南村镇银行入驻沁阳,浦发行、广发行等12家市外金融机构在沁开展业务,用好外来的钱;采用BT、BOT等模式,引进各种资金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合理稳妥适当负债,用好未来的钱;帮助企业直接融资,目前永威、思可达2家企业已通过私募基金融资2.5亿元,并正在筹备上市,安瑞高材、德海源诚2家企业已分别在天津股权交易所、河南技术产权交易所上市,用好市场的钱。2010年,全市融资金额突破40亿元,真正做到了让企业“不差钱”。
三、抓好基层基础,构筑项目建设坚强保障
一是解放思想,凝聚合力,夯实项目带动的思想基础。沁阳市在抓基层基础上首先抓住“人”这一核心要素,采取有效措施,凝聚人心,激发活力,把全市干部群众的思想统一到了科学发展、项目带动这一主题上,形成了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加强培训学习,定期举办县域经济论坛、新怀商论坛等多种培训班,聘请知名专家授课,接触新知识、新理念、新思想,引导大家树立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组织走出去学习,2010年组织乡镇党委书记、市直单位一把手、部分企业家赴山东新泰、邹平、寿光、龙口等地考察,考察团成员一路走来,一路讨论,一路震撼,在对比与反思中开阔了胸襟,树立了干大事的气魄和勇气。二是创新机制,集聚智慧,夯实项目建设的人才基础。创新人才引进机制,对来沁工作的重点行业领军人才提供不低于100万元的创业启动资金、不低于100平方米的工作场所、不低于500万元的创业担保;对高级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专家,设立生活、住房等专门津贴,并解决子女就学、配偶就业等问题,从而引进了工程院院士、全国“十佳校长”等一批高层次人才;设立硕士、博士政府津贴和安家、生活补助,2010年面向社会引进了50名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建立健全用人机制,每年设立500万元的科技专项基金和100万元的人才奖励基金,开展沁阳人才创业奖和沁阳技术能手奖等评选表彰活动,奖励作出突出贡献的各类人才。打造过硬干部队伍,按照卢书记“五重五不简单”的要求,对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信访稳定等一线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干部,优先提拔重用;在金融办、产业集聚区等“主阵地”建立“青年干部实践培养锻炼基地”,选拔干部入驻企业,有目的培养一批懂经济会管理的高素质干部。三是科学规划,会聚资源,夯实项目发展的硬件基础。按照“四集一转”的要求,加快沁北、沁南两个产业集聚区建设,2010年投入资金12亿元,新修改造道路48公里,建成物流配送中心、污水处理厂,完成煤层气管道工程、地表水供水工程,为项目发展提供平台、拓展空间。沁北产业集聚区被评为“2010年度河南省十强产业集聚区”。
沁阳市的实践充分证明:“三具两基一抓手”是有效运作、达到成功的最好桥梁。各级党委、政府只有认真学习运用“三具两基一抓手”,才能加快领导方式转变,进而推动发展方式转变,真正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