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焦煤视窗 上一版3  4下一版
图片新闻
赵固一矿选煤厂单日煤炭外运量创新高
煤海建功 青春不悔
焦煤集团召开一季度经济运行分析会
劳动铸造辉煌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1年4月2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劳动铸造辉煌
——代发刊词

作者:□铭 石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全世界工人阶级的伟大节日——五一国际劳动节来到了。河南煤化焦煤集团全体员工、离退休职工和家属热烈庆祝自己节日的到来!

  劳动创造了人类历史。劳动铸就了焦煤的辉煌。

  早在2400年前,我们的先人们就在焦作发现了煤炭。《山海经》中《五藏山经》记载“贲闻之山,其上多苍玉。其中黄垩多涅石”。隋唐时期,焦作已出现了土法采煤。挖煤人把它奉献给社会,用于取暖煮饭。北宋时期,朝廷已派专职人员管理焦作煤炭的生产和买卖。元朝的焦作“卧牛之地,日进斗金”。明清时期的焦作,小煤窑密布,散落在太行山南麓。然而,直到1898年之前,焦作煤炭开采沿用的是手工凿窑、风箱送风、油灯照明、筐拉肩扛、辘轳提升、牲口运输,生产力非常落后。

  百日维新使焦作进入了大工业开采时代。蒸汽机、发电机、锅炉、绞车、铁路、机车、电灯、电话、邮局、学堂随之而来。焦煤的生产力空前解放。年产煤炭达到157万吨。焦作煤矿工人“特别能战斗”,成为中国无产阶级生长的摇篮之一。

  抗日战争爆发后,焦作煤矿工人携7500吨先进设备大转移,在四川重庆周围改扩建了天府、威远、嘉阳、石燕、东林、全济等煤矿,年产原煤超百万吨,有力地支援了前方抗战。这是全国唯一一座煤矿大转移。

  解放战争时期,焦作煤矿再度转移至山西晋东南革命根据地,焦煤人建立起中国第一座红色电站——西白兔发电厂,改扩建了石圪节、五阳、小河铺煤矿和固县铁厂,组建了平城军工十厂,南石槽兵工一厂、二厂。煤炭、冶炼、军工制造一条龙,有力地支援了解放战争。这又是一次惊心动魄的大转移。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焦煤更是新中国的长子,为国家的复兴、民族的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生活最困难的1960年,焦作出煤691万吨。改革开放的头一年,产量恢复到574万吨。由于历史性机遇的丧失,焦煤第三次大转移跌宕起伏。20年后的1998年产量下降到301万吨。2000年被迫改制。2008年生产煤炭702万吨。几度风雨,几度春秋。焦煤奋斗了110年,梦寐以求的是何时踏上特大型煤炭企业的台阶,铸造出和焦作煤矿相匹配的辉煌形象。

  从2009年开始,第111年的时候,焦煤劳动者的潜力火山一样迸发了。当年产量、产值实现“双突破”。圆梦的焦煤人没有止步,第112年的时候又达到了一个更高境界。今年,是焦煤大工业开采第113个年头,更是要力争努力实现2000万吨产量、200亿元营业收入的目标。

  劳动铸造了辉煌。辉煌里融汇着劳动者的汗水和喜怒哀乐,融汇着劳动者对美好未来的痴情向往。如今的焦煤,大型综采综掘所创造的生产力,相当于过去人工采掘的几百倍。不久,焦煤将拥有全省第一大矿、第一大工作面。在征服水大、瓦斯大恶劣的地质条件的百年历程中,焦煤就像一个煤炭博物馆,从原始落后逐步进化到现代化,每一个阶段都留下了历史的足迹。

  但,最为自豪的是,辉煌的丰碑是在我们手里铸造的!

  劳动铸造辉煌。它取决于大的时代背景,取决于劳动者文明程度的提升,取决于领导集团思维的高度、力度,取决于昂扬向上的人心、士气,取决于继承传统、敢于创新的强烈意识,取决于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取决于“用心做事”建功立业的务实高效。

  让我们为五一自己的节日讴歌!

  让我们为焦煤劳动者铸造的辉煌举杯!

 
3上一篇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山阳路56号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3924268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