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业人员宋女士最近刚刚找到一份收银员的工作,本想好好干几年,可上班没几天,单位就给她一份“担保书”,让她找一个人担保。这让宋女士很为难,填吧,里面的条款显然不平等。不填吧,又害怕失去这份工作。
对此,记者咨询了执业律师姜国强。姜律师称,时下,不少民营企业老板常在《劳动合同法》的政策缝隙中推卸自己的责任,甚至寻求对自己有益的章节“玩弄劳动者”。
姜国强称,像前面宋女士遇到的情况,完全可以拒绝填写。姜律师给记者解释说,民营企业在招聘员工时,通常采用办理员工担保协议的方式以规避经济损失,这点在《劳动合同法》中第二章明确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
至于一些单位担心员工上岗之后在工作中经手货物、款项等,担心员工携款潜离。要规避这样的风险 ,首先把好招聘关,对候选人的背景调查尤为重要,其次是员工入职时提供家庭重要成员的证明复印件和联系方式,第三是财务监管,没必要让员工填写所谓的“担保书”。
晓 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