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赵晓晓)目前,我市小麦已进入保花增粒、提高粒重的关键时期——抽穗期,管理上的任何忽视,将直接威胁小麦粒数和粒重,对产量影响极大。昨日,记者采访了市农林科学研究院院长、研究员段新国,他提醒广大农民朋友要及时开展一喷三防,夺取小麦丰收。
“抽穗期不仅是小麦生长的关键期,也是赤霉病、锈病、白粉病、蚜虫、吸浆虫等病虫害的集中发生期,还会受到干热风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另外,由于施肥不合理造成的小麦贪青晚熟等现象也会影响小麦产量,因此,这一时期的主攻目标是养根护叶、保花增粒、提高粒重。”段新国说,“一喷三防”是小麦抽穗期至扬花初期最关键、最直接、最有效的增产措施,它是指将杀虫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微肥等混配,在小麦抽穗期一次施药,从而达到防病虫害、防热干风、防倒伏的目的。
如何科学操作?段新国说,“一喷三防”的核心是抓住关键时机,严格操作规程,不同麦田不同配方:大面积麦田每亩用1%多抗霉素100毫升、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150克、2.5%联苯菊酯60~80毫升、35%吡虫啉悬浮剂10毫升、磷酸二氢钾400克;缺氮麦田每亩用尿素1000克、1%多抗霉素100毫升、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150克、2.5%联苯菊酯60~80毫升、35%吡虫啉悬浮剂10毫升、磷酸二氢钾400克;缺钾麦田每亩用磷酸二氢钾800克、1%多抗霉素100毫升、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150克、2.5%联苯菊酯60~80毫升、35%吡虫啉悬浮剂10毫升。喷洒时每次兑水15公斤,一般喷洒两次,第一次喷洒时间严格掌握在小麦抽齐穗至扬花初期,到5月上中旬视病虫害发展情况再喷洒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