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 卢国强
张淼淼 黄 艳
土得掉渣的校服、迈克尔·杰克逊的舞蹈、“花仙子”、破吉他……2010年下半年,集合了诸多怀旧元素的网络剧《老男孩》瞬间火遍网络。在感叹“看一次哭一次”的同时,网络剧“非专业制作”、“人人皆是导演”的草根特色,使得网民高呼看到了“中国影视剧的春天”。
网络剧,是自娱自乐还是引领中国影视文化的春天?
“草根情怀”——网络剧的前世今生
“梦想这东西和经典一样,永远不会因为时间而褪色,反而更显珍贵。”自2010年10月28日上线后,《老男孩》片尾的这句话与片中无处不在的怀旧元素瞬间击中了无数网民的泪穴。
“勾起了太多的回忆,当年的班花成了谁人妻,当年好友各奔东西,当年不知愁滋味。如今夫妻拌嘴孩啼哭,如今生存把命拼,如今酸甜苦辣伴左右。”网民“xsjmrs”的留言代表了绝大多数观众的心声。
截至目前,包括《老男孩》在内的“11度青春系列电影”仅在优酷一家网站的点播数量就已经超过8735万次,众多网民将《老男孩》奉为经典,反复品味。
4月21日,《老男孩》的作者“筷子兄弟”的全新作品《赢家》再次登上网络平台,此前播出的短短30秒的预告片一经曝光便获得超过30万人次的关注。
业内一般将2008年在网上首播的《Y.E.A.H》看成中国网络剧的开篇之作。这部网络剧采取了由观众决定剧情发展的互动模式,在网络试水成功后转在凤凰卫视播出。
“我印象中国内互联网上最早、最有影响力的网络剧应该是当年从网络一直红到现实社会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筷子兄弟”之一的王太利认为,网络剧是指“自制的、赢利模式只是靠广告植入、只能在互联网上播放的影视剧”。
北京东方恒和影视文化有限公司策划总监王乐慷认为,国家加大打击网络盗版力度,各大视频网站不得不忍痛删掉拥趸众多的美剧、日剧,加上网站购买电影电视剧版权费用飞涨,使得“网民自制上传的视频让网站看到了发展的曙光”。
“无论是审美还是审丑、讽刺还是温情,互联网的特性决定了网络剧更多的是关注草根阶层的喜怒哀乐。同时,来自草根的从业人员也保证了网络剧的情感、细节更加贴近生活,更能赢得草根阶层的共鸣。”职业编剧王佩晨说。
“人人皆是导演”?激辩中国网络剧
网络剧“不需专业制作”、“人人皆是导演”的理念,是否真的可以让网络剧替代传统的影视作品?
正方:“人人皆是导演”、“人人皆是编剧”。网络剧充分利用了网络互动性的特点,编剧、导演会根据网民的反馈及时调整剧情的发展,网民获得了极大的自主权,而摆脱了传统影视作品中“被牵着鼻子走”、“不管喜欢不喜欢都要接受”的局面。
反方:没有意外,失去审美愉悦。“传统戏剧中比较讲究完整的故事结构、精彩的悬念。一旦剧情设置环节过于开放,要么是没有了悬念,要么是故事变得零碎。”职业编剧王佩晨说。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江逐浪同样认为,一旦失去了伏笔和照应,观众将失去意外,失去审美愉悦。
正方:“《老男孩》只有一个是专业演员,其余的全是我们的朋友或者工作人员,”“筷子兄弟”说,“一个刚出校园甚至根本没有受过专业影视教育的人,拍电影自然是痴人说梦。但有了网络,你脑海中原本缥缈的影像就真的能够被人们所看见、转载。”
反方:专家认为,门槛低可以吸引更多人才进入影视制作行业,但过低的门槛,也会直接影响到网络剧的品质。
中国网络剧何去何从
业内人士预计,未来两三年内,中国网络剧将迎来“数量和质量上的高峰”。然而专家指出,以目前中国网络剧的发展水平,很难确定是否会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专家和业内人士指出,目前中国的网络剧还局限在VOD(视频点播)服务的阶段,并没有真正利用网络特有的优势。
专家和业内人士建议,应对网络剧建立必要的审查和引导机制,避免出现盲目扩张、良莠不齐的局面,以引导网络剧的良性发展。
“无论是前景还是‘钱景’,网络剧都是一片光明。但并不是说中国网络剧就此会成为新的发展方向,中国网络剧还需要一段时间摸索,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专家说。
(据新华社北京5月2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