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振生,焦作一中体育教师,从教29年来,始终坚持在体育教学第一线,培养了大批体育专业人才,为高校输送高水平体育人才近100人。他先后荣获国家级骨干体育教师、市级学校体育先进个人、市级优秀教师等称号。
昔日的一位学生薛卫东在写给曹振生的信中,回忆起一次上体育课“引体向上”达标考试的情景:只剩最后一次了,可是双臂实在没有力气,就在要放弃的刹那间,是曹老师一双有力的手托住了他,让他完成了考试。
这样一件小事深深地印在薛卫东的心里,以至长久地激起了他对老师的怀恋。一位教师的不寻常处,也许莫过于在学生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扶他一把,把他托起来。而在曹振生29年的教学生涯中,类似这样的事何止一两件。
学生冯夏合家境贫困,超负荷的训练极易对她的身体造成营养不良。曹振生在生活上非常关心她,经常买些营养品给她补充营养,并指导她正确训练。这位学生考上上海体育学院后,在来信中深情地说,在她人生的十字路口,曹老师就像一盏明亮的灯。学生沙林博身高185厘米,身体素质好。曹振生看他是个打篮球的好苗子,就鼓励他向体育方面发展,并帮助他训练。后来这位学生考上了北京体育学院,还读了研究生。
青年体育教师王李有刚刚执教时经验不足,曹振生就教他写教案,教他如何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在曹振生的悉心帮助下,王李有成长很快,多次在省、市体育优质课中获奖。
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去真诚地扶他一把,把他托起来,是曹振生的崇高品格。而他自己遇到困难不讲条件、不讲价钱,更是他的可贵之处。他在学校不仅是体育教研组长,而且是市体育总会委员、市中小学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除了本职工作外,还积极开展学校课外体育活动和运动队训练工作。为确保学生每天有1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他认真组织课间操和课外体育竞赛等工作,长期超负荷工作使他积劳成疾,但他仍一丝不苟,言传身教,为学校体育教育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中学生体育课难上,难就难在教学时间短,教学项目多且杂,学生学得乏味。为激起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早在2002年,曹振生大胆改进了过去的教学模式,将体育课分为必修部分和选修部分,学生按兴趣选择选修项目,充分调动了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教师的专业能力也得到了发挥。经过各级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后,曹振生创造的体育选修课教学改革模式在焦作市高中体育教学中得到推广,受到了国家、省教育部门的一致好评,为我市体育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开创了一条新路。该校有不少学生因这项改革而受益,学生杨兴宇从高一开始就被曹振生挑选为排球苗子生,经过训练,连续两年代表学校参加全省传统体育项目比赛并夺得名次,获得了省二级运动员证书资格。
以生命的蜡烛之光去照亮别人,去执著追求和创新属于祖国未来的光辉事业,这正是一位人民教师的崇高情怀。凭着这样的情怀,曹振生采甘霖、撷雨露,为培养祖国合格人才作出了积极贡献。他所辅导的学生多次在省中学生运动会、省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上获奖,先后为北京体院等高等体育院校输送了近100名体育人才。焦作一中也被评为全国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优秀学校、省体育工作先进学校、省体育传统项目先进学校等。
本报记者 孙 军 李 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