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阎河
每天7时30分左右,通往博爱县北部山区寨豁乡的公路上,都会有一辆摩托车驮着沉重的邮包在蜿蜒行进,有时鼓鼓邮包内或摩托车后座上,还会带上洗衣粉、食用油、肉、酒等生活用品;每天9时30分左右,这辆摩托车又会准时沿着山区公路慢慢向山下驶去,不时路边认识或不认识的人还会招招手,搭上一段顺风车。而这个骑摩托车的人,就是博爱县邮政局的邮递员许二平。
在博爱县寨豁乡,提起许二平的名字,许多人并不知晓。但是,说到那个骑摩托车的邮递员,却是人人点头。在7年时间里,在这条山区邮路上,忠厚朴实甚至有点木讷的许二平,用自己认真负责的精神和乐于助人的品格,与山区群众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风雨无阻送报人
在邮政局内部,把由汽车运送邮件的路线称为邮路,由人工投递的路线称为段道。而许二平所承担的就是目前全市唯一的一条人工邮路。为了把报刊、包裹按时送到指定地点,不耽误另外两名山区邮递员投送,并及时将自己负责的12个自然村的邮件投送到位,这些年来,许二平付出的艰辛令人无法想象。
今年冬春之交,一场不期而遇的小雪让山区道路变得异常湿滑。在前往东怕沟村的小路上,许二平一不留神连人带车摔了出去,疼得他半天没有爬起来。稍微缓过劲来,他就又扶起摩托车赶往下一个投递点。而像这样的磕磕碰碰,许二平也记不清经历过多少回了。
提起许二平多年来风雨无阻地为用户服务,下岭后村小学退休老教师王留总是感慨地说:“寒冬腊月,二平走到我们小学一定要停下来烤烤火,暖和一下,因为他已经冻得手脚麻木了。我退休后,家里订的报纸,二平一天也没有落下过。”
山区群众贴心人
寨豁乡全部是山区,虽然近些年实现了村村通,但是山区群众往返县城一趟也需要几十公里的路程。而每天按时上下山的许二平在不知不觉中成了乡亲们的送货员,许多熟悉或不熟悉的人都会打电话给许二平,让他上山时捎些日常用品。据许二平回忆,最多时,一次曾往山上带过三箱酒、一大袋洗衣粉和一桶食用油。
一次,西怕沟村的一位村民打来电话,让许二平帮忙割上1公斤羊肉带到山上,买肉的钱放到村里的一个订户家里了。第二天,许二平准时将割好的羊肉送到了订户家中。至今,许二平也不知这位村民的姓名。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每天下山经常会有一些不熟悉的人站在路边向许二平挥着手喊:“唉,邮递员,捎一段呗。”而许二平也会自然地停下车,将搭车的村民送到山下。
对此,同事们有时会开玩笑地说:“二平,你认识不认识,就给人家捎东西、让人家坐你的车?”许二平总是憨厚地笑着说:“都是村里的人,说出来了,咱也不能给人家放下。”
无私奉献邮政人
有人给许二平算过一笔账:他每天骑着摩托车往返35公里,一年时间就是1.2万多公里,7年时间就是8.4万多公里,相当于绕着地球转了两圈多。另外,他还要三个月换一副刹车片,每一年换一副轮胎。其实,寨豁乡山区邮路还不是许二平唯一的工作,每天返回投递班后,他还要与其他邮递员一起,负责投递县城的第十一段道。
“为了赶上段道投递员的出班时间,无论春夏秋冬,许二平每天都会比别人早来半个多小时。遇上风雪天气,为了不耽误山区另外两个邮递员出班,他还要在头一天傍晚将分好的报刊和包裹加班送到山上。多年来,不论是山区邮路,还是县城的段道,许二平按时投送率都是100%,从没有出现过一起投诉事件。”说到许二平的无私奉献精神,博爱县邮政局投递班班长张莉激动地说,“许二平就是博爱县邮政局所有邮递员的一个缩影,更是我们邮政人的优秀代表。”
对于群众的赞扬、上级的肯定,许二平总是平静地说:“谁让咱穿上了这身邮政服装呢。”如今,多次被评为“绿衣英雄”和“优秀投递员”的许二平,依然每天奔波于博爱县北部山区的村村寨寨。
左上图为许二平骑着摩托车奔跑在山路上。 王 成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