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文娱·体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拉丹之死将被戏说
2011年斯诺克世锦赛落幕
希金斯四夺冠 特鲁姆普成新贵
延伸阅读
羽毛球伦敦奥运积分赛开始
国羽获满额席位难度大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1年5月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拉丹之死将被戏说

  奥巴马
  本·拉丹
  凯瑟琳·毕格罗(本报资料照片)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反恐大业取得重大胜利,应该拍部电影纪念一下,呵呵

  不要高兴太早,我做鬼也不会放过你的,哼哼

  美国人向来爱拍现实题材,但谁也没有《拆弹部队》导演凯瑟琳·毕格罗来得应景:几周前毕格罗宣布筹划开拍一部名为《Kill Bin Laden》(杀死本·拉丹)的电影。美国时间5月1日,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就发表电视讲话,宣布美军已成功将基地组织头目本·拉丹杀死。本·拉丹的突然死亡,让这部题材相关的影片成为关注焦点,引发众多猜想。

  毕格罗新作描述美军新行动

  作为《Kill Bin Laden》的两位主创,导演凯瑟琳·毕格罗和《拆弹部队》编剧马克·鲍尔已经将该片作为了二人的下一部巨制。

  据《好莱坞报道者》杂志介绍,该影片主要讲述美军对藏匿在巴基斯坦、阿富汗边境的本·拉丹的一次暗杀行动,最初预定的结局是暗杀并未成功,而在本·拉丹死讯传出后,编剧是否会改变故事的结局成为了一大疑问。

  有业内人士分析该电影可能会继续保持原来的剧情,只不过会把近日发生的事实,像时间、背景等题材加进去以增加电影的厚重感和及时性。不过文章指出不排除编剧也有可能来一个180°大转弯,以新的故事作为主线和重点。“总之很难想象最近围绕着本·拉丹发生的事件不会影响到这部电影。”

  伴随着本·拉丹死讯,这部电影的走向也引发了众多关注,许多网友认为这部电影应该跟着事实走,“她(凯瑟琳·毕格罗)应该转变方向,去导演一部讲述美军8个月的行动是怎样导致本·拉丹死亡的,那将是一部精彩的影片。”

  奥巴马能否“友情客串”?

  在此之前,讲述“九一一”的几部作品,都用真实的画面来吸引眼球。2006年上映的电影《世贸中心》里满街乱飞的纸张,头破血流、互相搀扶的疏散人群,以及走在南北塔之间地下商场感觉到的强烈震动、电灯忽明忽灭更是让人如临现场,同样作为一部以“九一一”为由头的电影,《Kill Bin Laden》会不会再现“九一一”的真实场景?影片会不会用3D来增强影片的悲剧性效果?虽然影片细节都还没有透露,这部电影的视觉效果将如何展现也让观众揣测纷纷。

  虽然分析指出“九一一”场景完全不需要加入任何特技,很省成本,不过《世贸中心》真实的细节还原曾经遭到美国观众的声讨和抵制,有失败案例在前,《Kill Bin Laden》会不会还原真实场景,需要考虑的不单单是影片视觉效果,更多的是美国观众的接受程度。

  此外,因为奥巴马宣布本·拉丹死讯的场景成为了5月1日新闻头条,奥巴马是否会“友情出演”该片也成了一大悬念。

  很可能在票房上获得丰收

  本·拉丹死讯激起了美国人的爱国之情,凯瑟琳·毕格罗这部应景的作品很可能在票房上获得丰收。

  有分析指出,近年来好莱坞电影大吹“写实风”,今年的奥斯卡提名的几部影片如《国王的演讲》、《社交网络》、《127小时》都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而来。此外,1991年奥利弗·斯通拍摄的《刺杀肯尼迪》曾经获得三项奥斯卡提名,而让奥利弗·斯通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的也是两部越战题材的电影《野战排》和《生于七月四日》。因此当“杀死本·拉丹”成为一个真实事件,电影《Kill Bin Laden 》不出意料也能成为热门片。

  2009年让凯瑟琳·毕格罗获得最佳导演的《拆弹部队》背景设置为伊拉克战争,但巧妙地避开了各种政治暗礁,将切入点放在伊战中最危险的拆弹部队,因此毕格罗和编剧鲍尔的再次合作或许能够带来惊喜。 (据新华网)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山阳路56号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3924268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