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站在百家岩,像是走到了一座山的绝处,陡直的丹崖刀削一般。大道没有,曲径尚有,众友商议后,决定先去醒酒台。醒酒台不高,坡上攀行片刻的工夫,就到了醒酒台的跟前;可上醒酒台没有路径,则要攀援着一块巨石之璧,然后,一跃而上。
醒酒台上,刘伶去也。我们这些客慕名登台,内心空落中,仍保持着对竹林七贤的遥思。这一块巨大的醒酒台,宛若一架直升机大小,平坦的石面隐隐约约看见“醒酒台”的字样。我们赞叹,刘伶一醉千古留名,一块石头也像镀了金,从而有了它的文化价值。
(二)
竹林依着山,挺拔青翠。偶尔也有竹子倾斜,像是喝了酒醉着。竹林茂密,没有小径插入。来客在竹林前留影,只是让竹子和自己有一个影像。在旁边的一个寺庙里,我们遇到一人,问其名,无名。我们有兴趣和他攀谈,他曰,就叫竹林丐翁吧。我们在他的陋舍,观看他画竹子;他单一画竹子,就像徐悲鸿画马、齐白石画虾一样。他给我们画竹子,画纸一铺,浓墨在他的笔尖汩汩,或浓或淡,或纤或粗,一幅竹图栩栩如生。在他屋子的老式木桌上,我偶尔看见泥塑的神农,眼睛炯炯传神。想必是竹林丐翁的作品。冥冥之中,我们与他有许多的默契。
(三)
天门山瀑布有水了,它挂在悬崖峭壁瀑了下来。第一次看见了它,我很是惊奇!早闻天门山瀑布之名,也多次来过,不见其影。这个秋天,它瀑了下来,这是复活啊。竹林七贤在此隐居,缘于静静的丹崖,也该有这一挂瀑布的流泻。寂静的山,鸟鸣、荒草、孝女塔、巨石,配上这跌落而下的瀑布,该是一幅优美的画呀!只可惜,在中国的山水画中,缺一幅写意百家岩的墨画。
这次,我还有幸上到瀑布的源头:幽深的峡谷,跌落的流瀑,错落有致地向前一段一段,直到绝壁,然后纵身一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