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④)一个业态丰富、功能完善的商贸服务新区在短短几年内已是声名鹊起!
(二)
思路决定出路。牛炎平是这样阐释这句话的:“理念更新,遍地黄金。”
在新城区进行热火朝天建设的同时,该区充分利用老城区基础设施齐全、人气旺盛、商业氛围浓厚等优势,按照“盘活一批、拓宽一方、壮大一群”的思路,加快对老城区改造升级步伐,实现从传统商贸业向现代服务业的转变。
盘活闲置资产,实现“坐地生金”。笔者在采访时了解到,塔南路上的老军分区大院,由于搬迁一度闲置,为切实发挥其黄金地段价值和商业带动作用,该区积极牵线搭桥,引进了投资8亿元的东方红国际广场项目,现在,该项目即将动工建设。与此同时,该区按照“退二进三,变包袱为资源,变存量为增量”的总体思路,积极扶持新东公司,先后利用其现存厂房建设和引进了嘉园大酒店、蓝波湾超市等投资2000万元以上的商业项目6个。目前,该区正围绕焦作百余年开矿历史,在该区域努力打造“焦作1898”文化品牌,逐步形成以购物、娱乐、艺术欣赏为一体的文化娱乐中心。
拓宽商业区域,实现“腾笼换鸟”。该区充分利用市中心南移、辖区部分单位搬迁和居民住宅楼改造的机遇,积极拓宽老城区的商业面积。位于六号院十字口东南侧的居民区原是几栋居民楼和一个菜市场,由于年代久远,杂乱破旧,其管理模式和经营规模已不适应中心城区发展要求。为进一步提升该地段商业品位和档次,该区积极多方协调,并采取区域综合联片开发的形式,引来了东桂基金房地产开发公司投资2.5亿元建设建筑面积达13万平方米的六号园商业购物广场,目前已建成营业。该区还对辖区闲置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和开发,如今,投资澳华一品苑项目已成为该区棚户区改造的标本,投资1.8亿元的华景国际和投资2.5亿元的博大世纪华庭等项目正顺利推进,山阳建国饭店、奥斯卡酒店和万方大酒店等一批高档次的餐饮业已成为全市消费者的首选。
提升档次规模,实现“脱胎换骨”。针对原有商业项目规模小、档次低、经营单一的现状,该区在升级改造过程中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先后吸引南通远大、宝龙集团等数十个知名企业到该区投资兴业,并引导焦煤集团对东方宾馆进行了改造和扩建,先后建起了60多间多功能餐厅、容纳800余人的东方金夜演艺厅和东方前沿KTV量贩等,进一步提升了老城区的档次和品位。同时,依托投资25亿元的宝龙城市广场规划的艺新商圈、依托投资4亿元的金桂苑商业广场和投资15亿元的中弘·名都城构建的焦东商圈、依托投资8亿元的东方红国际广场和碧海云天大酒店等项目形成的新东方红商圈也已显山露水。
毋庸置疑,良好的区位优势、成熟的商贸服务体系,使该区成为我市商贸业最具发展活力的区域之一,“板块引领、全面覆盖、传统提升、有序发展”的三产格局日臻完善。资料显示,整个“十一五”期间,该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已达43.5亿元。
(三)
蝶变舞翩跹,振羽高飞时。
山阳区商贸业蝶变的秘诀何在?用该区区委副书记、区长郑秋红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的一句话可作解答:“品牌就是榜样,品牌就是无形的力量。”
为此,该区进一步规范了全区产业布局和功能定位,加强与全国知名企业联系对接与定向推介,倾力扩大投资规模,将发展目标瞄准世界500强和国内行业龙头企业,引进一大批与产业发展关联度高、发展前景好、带动作用强的项目,以品牌优势带动发展档次的全面提升。去年7月中旬,牛炎平亲率四大班子领导集体赴上海,与宝龙集团高管开展项目投资对接。宝龙集团总裁许健康深受感动,在对山阳区进行实地考察后即决定投资25亿元,建设总建筑面积约66万平方米的集景观商业步行街、五星级大酒店、五星级电影城、高档住宅等于一体的宝龙城市广场项目,并将该项目列为该集团当年全国十大重点投资项目之一。据统计,“十一五”期间,该区累计引进项目223个,其中三产项目167个。
重在提升、重在发展、重在为民。在与工业的良性互动下,山阳区的传统服务业实现了快速升级,居民消费能力大大提高。记者在该区采访时发现,六号园商业购物广场、大商千盛广场和丹尼斯生活广场内商品琳琅满目,人流络绎不绝。2010年,仅丹尼斯生活广场就为该区上缴利税1000余万元。如今,投资9亿元的太古广场即将开工,投资2亿元的新山阳商城主体已基本完工,山阳区商贸业新一次的华丽转身又将上演。
据悉,“十二五”期间,该区将进一步提升第三产业,形成太行山休闲旅游带和南水北调观光商务带,形成艺新、焦东和东方红3个商业圈以及新区现代商务中心、金融中心、文体中心和东部物流中心。
我们坚信,山阳区商贸“磁场”的巨大引力和张力,一定能够催生该区商贸业的再次蝶变,一个和谐的商贸新城区定会傲然屹立于怀川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