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学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兴趣是求知的前提,学习的动机,成才的起点。学生对于语文的学习就要从兴趣培养起,有了兴趣去学习,那效果才会事半功倍。根据多年的教学我总结出几点提高语文学习兴趣的方法:
带入情境,培养兴趣。有故事情节的课文,可以采用创设情境,营造故事氛围来吸引学生,把学生带入故事情境中去。在教学中要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从兴趣出发,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寻找探究。
共同参与,主动学习。学生没有学习兴趣,是因为没有给学生创设参与其中的机会。学生总是以一个旁观者的姿态来学习,就没有深刻体会,熟话说的好“亲口尝梨知酸甜,亲身下河知深浅”。在教学中要多给学生机会,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该让学生有主人翁意识,教师在学习过程中要做好引导指导学习的工作。让学生逐渐学会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寓教于乐,激发兴趣。所谓寓教于乐就是摈弃以前那种教师拼命讲,学生消极听,课后做作业的填鸭式教学方法,根据学生年龄特点,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自始至终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丰富多彩的游戏或竞赛活动,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学习内容。经常鼓励,建立自信。消除学困生的自卑心理,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针对那些在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要经常以各种方式去鼓励他们。特别对于贫困生更要给以更多的帮助,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信任与支持。在教学中,要多鼓励他们积极发言,哪怕有一丁点进步都要去表扬。让学困生不惧怕上语文课,让他们从内心里喜欢老师既而喜欢上语文课。这就是“亲其师而信其道”的缘故吧。
(作者系市实验小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