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名记者称 调查陈光标捐款掺假后遭死亡威胁
4月23日,一篇题为《中国“首善”之谜》的报道,将有着“中国首善”光环的陈光标 (微博),推向了风口浪尖。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5月4日,曾对陈光标“慈善事业”进行调查采访的多名记者都在微博上称,遭受到了“网络水军”的攻击谩骂甚至是死亡威胁,此事也引发了更大范围的震动。昨日记者致电陈光标时,他首次对此进行了回应,否认自己动用“网络水军”。
记者发微博称遭死亡威胁
5月4日下午三点多,报道《中国“首善”之谜》的中国经营报记者叶文添,在其经微博管理方认证的微博上表示,因报道陈光标,自己和多名记者同行“均收到了死亡威胁和尸体照片,及水军刷页的骂娘”,为此他希望“从来只做好事不做坏事,一句假话都没说过的中国首善陈光标出面澄清”。
很快,该微博被网友转发两千多次。
当天晚上十点多,知名财经记者赵何娟也在其经认证的微博上表示,已经连续收到“死尸恐吓邮件”报警,“刚在老公陪同下从派出所作笔录回来,并作了证据锁定。”她还表示,经过比对,自己和叶文添等人收到的邮件几乎一样,“可见是有组织的特别针对行为,跟陈光标争议一事相关。被挖双眼全身起蛆腐烂的大头尸体邮件及内容已超出了底线,希望警方能对这种赤裸裸的恐吓有所作为。”
昨天下午记者联系叶文添时,正在出差的他回复说目前已经报警处理此事。
昨日傍晚,赵何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4日接到两封恐吓邮件,内容虽未直接指明与陈光标有关,但提到一些有关慈善的字眼。赵何娟还称,她已报案但尚未收到立案通知。
各界呼吁严查严办恐吓者
记者称因报道遭受死亡威胁一事,经网友转发后,引起了社会各界关注,不少名人也对此表态。虽然网友反应不一,但多数人呼吁严查后将恐吓者绳之以法。
“这件事未必和陈光标有什么关系,他再傻也不会傻到请‘水军’威吓质疑他的记者吧,这种下三滥的手法太失水准。”对于此事,网友“爱发飙的小强”在微博上表示。
记者注意到,在对此事的关注中,更多的网友表达的是对遭受威胁记者的关心和震惊。“确实应该好好查一查,省得污水乱泼。围脖上那些造谣传谣的也是,一辟谣一指出,就开始同样的污言秽语围攻,然后换个ID再造谣,记者们注意安全。”
著名导演冯小刚在微博上对此事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有媒体记者称因调查报道陈光标的真相遭到微博马甲的攻击辱骂恐吓。作为文艺界的一员相信也有其他同行,我们长期以来都在遭受这种躲在暗处的马甲辱骂恐吓欲灭全家,但我们无处申冤,诉苦就说你矫情。如今这事摊到媒体头上了,终有强势群体感同身受了。”“报警!一定查他个水落石出绳之以法!严办!”
陈光标否认自己有“水军”
5月5日下午,记者拨通了陈光标的电话,说明采访来意后,陈光标开始称自己“不方便”,随后和记者在电话中简单聊了几句。
“此前好多媒体联系我,我都没有接受(采访),你是第一个。”电话中,陈光标语气依旧不急不慢。“首先我陈光标没有‘水军’。如果一个行善之人,需要用‘水军’来维护自己名声的话,那么这是一个社会的悲哀。”
“如果有人一定要说陈光标有‘水军’的话,那么所有善良的人们,都是我的‘水军’。”陈光标表示,自己并不清楚有多少“粉丝”,“但所有这些善良的人,他们是慈善的土壤,他们的存在,使我不能轻言放弃。”陈光标还表示,自己不去做无聊的事。“清者自清,还是让时间去检验(这件事情)吧。”
发威胁邮件情节严重可拘留
用邮件或在网上进行威胁,将面临怎样的处罚?
对此,山东豪才律师事务所的王立江律师表示:“虽然受害者收到恐吓邮件,但因未造成实际影响,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公安机关将对发邮件者进行警告,教育;情节严重的可进行罚款和拘留处罚。对受害者造成的精神伤害将全部由发邮件者承担损失。”
这么威胁记者是逻辑不正常
@sunix:陈光标的敌人更有可能做这样的事情。逻辑正常的人都知道这么威胁媒体,惟一的后果就是天下皆知,请发问前先思考,不要被立场左右了大脑。
@summer_淇:既然已做报警处理就应该静候调查结果。妄加想象,自下定义的行为是不可取的。支持敢言的记者,但更维护新闻真实性!
@爱发飙的小强:这件事未必和陈光标有什么关系。我有充分理由怀疑是一些对你们的立场不满的偷玩一族干的。话说你自认为坚持了观点独立,慈善需要质疑,这没错,但比这更值得你关心的事多去了,比如前几天那个红会公款吃喝的事,现在怎么没人提了?
@周夹馍:我想陈光标没那么傻吧,估计是他的仇人故意发邮件栽赃他,把他抹黑,两败俱伤才好渔翁得利啊!
南京“慈善家”潘锴红被捕
据《东方早报》报道,近两年高调活跃在南京的知名“慈善家”——南京黄埔露灵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京黄埔)的董事长、南京市慈善总会副会长潘锴红,日前被检察院批捕。
媒体报道称,潘锴红的成名之路,可清晰看到他精心策划包装出来的行骗路线图。其中,名人和媒体都成为这位“慈善家”利用的工具。如,潘锴红在重要的场合,总喜欢把自己与南京的另一位慈善家、有“中国首善”之称的陈光标牵涉在一起,无论是在接受媒体采访还是自己对外广告宣传,都屡次提到自己是 “以陈光标为榜样。”
陈光标连夜回应:我和潘锴红根本不认识
昨日晚些时候,陈光标主动拨通本报记者电话,再次针对叶文添在微博上的一些质疑做出回应。
记者注意到,昨日叶文添在微博上转发编剧、作家王湛国的两条微博,其中昨晚20:25叶文添转发的微博内容为:“南京黄埔潘锴红,不仅是陈光标言传身教而成为慈善家的知名‘弟子’,还是江苏黄埔的副总经理,属‘同伙’关系。……”在转发这条微博的同时,叶文添作出评论:“我们上周已调查到 ‘以慈善诈骗’被抓的潘锴红还是陈公司的副总。”
昨晚大约十点,陈光标专门就此给记者打来电话。电话中陈光标称,自己并不认识叶文添转发微博中所指的“潘锴红”,而且此人根本没在陈光标公司上班,更绝对不可能是公司副总。而针对“潘锴红代陈光标捐款”的照片,陈光标解释称,不排除在某些场合与不认识的人合影,没想到被利用了。
绝望孕妇站到22楼楼顶 冷漠丈夫回应“我没时间”
网络相识闪婚怀孕之后,却发现这个男人像变了个人
昨天,杭州某大厦顶楼发生的这场闹剧让人叹息——
绝望孕妇站上22楼楼顶丈夫回应“我没时间,让我律师谈”

坐在顶楼边缘的秋月 网友“jaypan1987”拍摄
网络相识、闪婚怀孕,却发现那个原本以为可以托付一生的男人,变得如此不近人情不可理喻,甚至还要求打掉自己的亲骨肉……
27岁的秋月(化名)绝望了。
她没想到如此狗血的事件会发生在自己的身上。
已经怀孕5个月的她,昨天站上了杭州文三路昌地火炬大厦22层的楼顶,想用这种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
很快,110、119、120先后到位,谈判专家也来了,为了秋月和她肚子里的孩子,这个城市在努力。
然而,就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秋月的丈夫在接到民警的电话时,却无情回复——“我没时间,让我的律师来和她谈吧……”不久,手机便彻底关机了。
女人坐在楼顶 边哭边往下扔纸条
昨天上午9点多,小徐准备去学院路理发,正好路过文三路上的昌地火炬大厦,突然发现头上有纸片往下飘。“我沿着飘浮的纸片望上看,才发现有个女的坐在楼顶上。”
记者赶到时,消防官兵已经在现场铺上了救生气垫,火炬大厦四周也都被拉起了警戒线。由于火炬大道的楼顶离地面有20多层,凭肉眼看不清楼顶女子的面目,只能依稀看到她两脚悬在半空。
地面上有不少A4纸打印的传单,都是女子从楼顶扔下的,上面除了一段文字,还印有一个中年男子的照片和一张名片。从内容看,这名男子是女子的丈夫,其中有这么一段话:“死都不怕我还怕什么。我今天的所做所为都是被我无情无义的丈夫逼的!”
10点多,谈判专家赶到了现场。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谈判,女子被民警抬了下来,并马上送往了医院。
这名被救下来的女子就是秋月,怀孕5个月。
由于现场拉起了警戒线,记者无法靠近。参与救援的西湖消防中队战士回忆说,“我们刚到楼顶时,她比较激动,一直叫着要见老公,并且一直在哭。而且很敏感,不许我们多走近一步。”
丈夫回应:“没时间,让我的律师来和她谈”
民警老梁是劝下秋月的谈判专家。
“为了防止刺激她,我脱下了制服,穿着一件黑色的毛衣,开始和她说话,劝她这么年轻就想不开,如果父母知道一定很伤心。”老梁说。
就这样断断续续地和秋月谈了近一个半小时,秋月的情绪终于渐渐稳定下来。“之前,她弟弟已经赶到楼顶,但考虑到她的情绪,我没有让他们马上见面,一阵劝说之后,我让他弟弟出来了。”
秋月的弟弟一下子就跪倒在地。“看到弟弟跪倒,她哭得更厉害,就在她低头擦眼泪的时候,我们边上的民警一下子就冲了上去,把她抱了下来。”
因为僵持时间太长,秋月被救下后说肚子疼,民警把她送到了省立同德医院,经过检查,没什么大问题。
可是秋月老公的反应却让参与救援的所有人都震惊不已。
“现场民警曾通过纸片上的电话,拨通过秋月老公的电话,但他在电话中却说,‘我没时间,让我的律师来和她谈吧……’,我们再打电话就再也打不通了。”
一直到下午5点多,秋月的丈夫始终没有露过面,也没有一个电话过来。老梁直叹气,“我调解了数不清的夫妻矛盾,从来没有见过这样当丈夫的。”
闪婚之后,肚里的孩子成了婚姻破裂导火索
昨天下午,在省立同德医院,记者见到了秋月,也听了她的故事。
秋月是河南人,大学毕业后,她先去山东工作了一年,2009年10月,投奔杭州的表姐,准备在杭州发展。
秋月在杭州某销售公司上班,去年下半年,她在一个婚恋网站上认识了现在的老公——30多岁的安徽歙县眼镜男吴力(化名)。
“第一印象感觉挺好的,看上去很斯文,他说他不吸烟不喝酒,这些都非常符合我对一个丈夫的要求。他说他2岁的时候没有了母亲,他的父亲为了一双儿女,没有再娶,一个人含辛茹苦把他和他姐姐拉扯大。我当时想一个从小没有母亲的人,应该会对家庭格外珍惜。”
怀着这份天真,认识才一个多月之后,秋月就和吴力结婚了。
2月8日,秋月在河南老家办了酒席。“我原本想在杭州也办酒席,可是他说太花钱,我也同意了。没有照张像样的婚纱照,没有其他新娘都有的结婚戒指,我就这样简陋地把自己给嫁掉了。”
2月18日,秋月和吴力在杭州西湖区民政局领了结婚证。
婚后,秋月辞去了原来的工作,在吴力自己开的科技公司帮忙打理。很快,他们发生了第一次冲突。“我妈妈过生日,我和他商量,我们不能到场,就寄200块钱过去当买块蛋糕吧。他竟断然拒绝,说打电话祝福下就够了,哪有那闲钱。”
这句话让还沉浸在蜜月中的秋月呆住了。她第一次意识到她不了解眼前的这个男人,也第一次和他大吵了起来。
偏偏在这个时候,秋月发现自己怀孕了。可吴力却提出要把孩子做掉。
“他说我怀孕期间生病吃药了,孩子可能不健康,万一是个痴呆或者傻子,那会拖累他一辈子,他不想生活中有个累赘。我就跑了妇保、市一、省同德和省中医院,挂了产科、妇科、遗传咨询等科,几家医院的医生看了我吃的药单,都说虽然不能100%保证小孩子一定健康,但吃的这些药对孩子没有什么影响。听他们这样说我就决定不引产。”
然而,吴力的决心很坚定,而且还提出了很多荒唐的条件。“他要求我父亲拿出20万保证金给他,如果孩子是健康的再把钱还给他;如果不健康这20万就当是孩子的抚养费。我爸气得连手机都砸了。”
两个人的矛盾快速升级,吴力开始夜不归宿。
“我到他公司找他,可是他竟然把锁都换掉了,里面的货物也搬空了。然后他就玩失踪,打他电话他不接,还把我的电话列入黑名单。”
这次跳楼前,她曾经跳过桥,还留下了遗书
这种情况持续了几天后,秋月妥协了,她同意引产,也同意离婚。但让她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丈夫居然要她打欠条。“他借给我 5000块钱去引产,但要我打欠条。我当时死的心都有了。”
接下来,吴力又是玩失踪。5月3日,房东突然上门要收房。“我一问才知道,他提前和房东结了款。”
此时,原本在山东工作的弟弟小吕赶到杭州来照顾秋月,见状,只能带秋月回老家。“我觉得我就这样挺着大肚子回去,实在没脸面对父母。这种事说出去,以后我的父母在老家还怎么做人啊!”趁弟弟买车票的间隙,秋月偷偷坐上车到钱江三桥上寻短见,幸亏被人拦下。
那次事件之后,小吕寸步不敢离开姐姐。“昨天晚上我也没敢睡,今天早上,我刚睡下一会,姐姐就不见了,没想到她还是想不开。”
昨天傍晚,记者找到了秋月5月4日写下的一份遗书,其中有这样一段,“经过一夜的思索,我决定在我离开这个世界之前,留下这些文字……如果有人读到它,如果有人听到一个27岁的女人带着快5个月的身孕离开这个世界,那也许就是我……告诫天下所有的女人,不要盲目的闪婚,不要轻信男人的甜言蜜语,选择一个有责任心有担当的男人作为自己一生的伴侣。祝福你们。”
最新进展:有人在网上发帖讲述“真相”
昨晚10点15分,一则网帖出现在杭州本地一家论坛上,题目叫“关于昌地火炬大厦有人跳楼公开事件”,发帖人疑似秋月的丈夫吴力。
帖子里称之所以要拿掉孩子是因为秋月当初发高烧感冒,吃了重型治感冒发烧的药,其间还挂了一个星期的盐水。两人也商量过,吃了这么多药,怕小孩不健康。可初定引产的那天,秋月突然反悔,说要引可以,要他拿出20万。帖子里还称曾经多次被她家的人打。秋月的家人还抢走了他公司的公章。
“从认识到今年结婚才没有几个月,已经被她打了三次了。软禁了两天一夜。我怕了。作为一个农村出来的孩子我花了6-7万娶个老婆,谁都知道是想好好过日子的。老婆娶到家不但不帮我做家务,她和她的家人还整天像黑社会一样的打砸抢。还软禁我,我真的怕了,这就是我不敢出面的原因。”
记者再次与吴力联系,他手机依然关机。我们也就这个帖子的内容向秋月家人求证。对方只承认抢过了公章,但对于其他都说是一派胡言。(李阳阳 楼佳丽 洪汝攀)
醉驾入刑改变酒桌文化 “我开车了”成最管用挡酒词

省城交警加大对酒驾行为查处力度(资料片)记者 潘炳 实习生 李骁骏 摄
醉驾就是犯罪,“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逐渐成为所有车主不可回避的社会责任。然而,醉驾入刑不仅仅对车主们的饮酒观念产生了影响,也让传承数千年的酒文化和人们生活的行为习惯逐渐改变。酒桌上一句“我开车了”也成了最新最热的挡酒词。
醉驾入刑带火
代驾与出租车
商报济南消息 4日晚上,刘先生和朋友们结伴来到某大酒店聚一聚。刚走进酒店一位工作人员就递给了刘先生一张卡片。“本公司提供酒后、长途等各种代驾服务”,一张不大的卡片上写着这样的字眼。据一位酒店门口的安保人员小李介绍,现在大部分顾客在酒后都会选择打的、代驾等方式回家。
记者试着拨通了卡片上的联系电话,当了解到记者想要找个酒后代驾后,一位自称侯经理的工作人员热情地给记者介绍起了业务。“一般晚上10点左右,从泺源路附近到堤口路附近要100元左右,不过你要是经常需要代驾业务,我们可以给你优惠。”当记者提出能否进一步优惠的时候,这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现在是最低价了,前一阵子还能便宜点,5月1日这段时间有时候司机都忙不过来。
由于代驾的价格相比打车较高,很多市民在酒后还是更倾向于打车回家。采访中,一位市民告诉记者,“我和我周边的朋友没有听说谁酒后还开车,我们一般都选择打出租车回家,这样方便还安全。至于代驾,主要是价格太高了,我们一般是承受不住的。”
受新规影响
酒水销售减少
商报济南消息 顾客饮酒减少直接影响了各品牌成品酒的销售。省城建设路北口一家酒品批发商铺的老板告诉记者,从去年查酒驾开始,啤酒和白酒的销量比同期都要低。
英雄山路酒品批发公司负责人孙先生则感受更明显,他的销售对象主要是餐饮企业和个人消费,与去年相同月份的营业额相比,至少下降一成。位于解放路的百脉泉酒业济南分公司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严查酒驾对中低档酒品的销售带来的影响很大,该营业部的销售额已经下降了三到四成。
朋友之间约定
喝酒绝不开车
醉驾处罚力度上升到刑罚高度,引得司机们纷纷表示不敢去触碰“高压线”,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正在被社会广泛认同并成为共识。
济南市民曾先生告诉记者,自己以前经常和同事一起喝酒,而且喝起酒来非常爽快。“我们这群人都是直性子,要是有人不喝酒就会一起对他冷嘲热讽,最终不喝酒的也会和我们一起痛饮。”曾先生说,以前自己和朋友都没有车,所以每次都会喝个畅快淋漓。“但现在买车的朋友越来越多,有时候也不好意思再劝人家喝酒了。”曾先生介绍说,自己单位要好的8个同事有3个买了车,自己和其他同事每次喝酒总想拉3人“下马”。“之前他们经不住劝,有时候也会喝。开始的时候还拿捏着分寸,后来就不用劝了,到最后每次都是自己主动‘吹瓶’,把前面的补上。”曾先生告诉记者,五一过后,自己和朋友凑在一起喝酒的机会就不多了,“醉驾入刑了,我们也不得不为开车的朋友想一想。有时候一时爽快可能会给朋友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所以,现在我们单位几个人都‘立法’了——只要是喝酒,绝对不开车。这算是为了朋友着想的一种相互监督吧!”
泺源路某酒店包间外,欢声笑语不停的传到走廊来。“来来来,难得朋友们见面,不让你喝白的了,你喝点啤酒吧。来,多喝点!”“不了,我真不能喝,我开车来的!”包间里的王先生对着酒桌上的其他朋友很坚决地说道。“算了,开车来的那就别喝了,都不要劝了,咱都少喝点。”王先生的朋友接过话头说道。
“这样有利于活跃气氛,别人来做客、朋友聚会,这些场合最主要的就是热闹,不喝酒场面就会冷清很多。”陈先生告诉记者,近几年自己劝酒的态度不再像以前一样坚决了。“以前喝着酒还会玩游戏,划拳之类的助兴项目都会拿出来一一较量,唯恐别人喝不足。但现在,别人不喝酒我也就不再劝了。法律制裁越来越严厉,该为别人想一想。”
“酒后不开车”
提示贴进酒店
“请您酒后不要驾车。”“您已经点了两瓶啤酒,是不是换一下其他饮料。”昨日,省城一家餐饮企业在泉城严查酒驾期间,增加了服务内容,在酒店显眼位置贴出“酒后不开车”的提示,并且在客人点酒水时提醒顾客注意安全。济南重庆小天鹅火锅餐饮公司的负责人刘经理表示,目前已经在花园路店和工业南路店率先推出这种“提醒”服务,希望能通过善意的提醒,让顾客能够安全回家。
与此同时,也有餐饮企业做了进一步尝试,一家以传统鲁菜为主打的私家菜馆准备专门开辟一间无酒主题包间,引起顾客的关注。位于五龙潭南门东的公馆街六十六号院私家菜馆的负责人杨女士告诉记者,菜馆的精髓是传统鲁菜的文化,企业很愿意在当下的情况下做些尝试,“实现我们的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当然这个包间的象征意义更大,但是我们希望能以此提醒顾客,饮酒不要开车,这就足够了。”
车友会立规定
酒驾一律开除
记者了解到,随着酒驾入刑的司法变化,一些车友的自发组织也修改了相应的活动章程,禁止酒驾也成了车友会自发的规定内容。其中域林军济南思域车友会会长“百合”告诉记者,禁止酒驾已经成为车友会的一条硬性规定,“对待这个问题上,也实行一票否决”,凡是一旦酒驾被查,将被取消车友会会员的资格。取消了这个资格,不仅意味着当事人不能再参加车友会的各项活动,而且许多车友享有的消费便利也将失去。
“我想拒绝酒驾,不仅要靠法律来强制,我们也应该通过我们的努力自觉来执行。”会长“百合”说,从查酒驾开始,车友会的活动原则中加入了重要一条,“告诉我你怎么回家,我们再决定你能不能动酒。” |
酒驾根本原因
在文化层面上
“在酒驾之外,人们应该审视的还是当下的酒桌文化。”山东大学社会学教授王忠武在谈及酒驾的问题时强调,好客山东的表达方式要多样化,不能让好客山东走了味,变成好酒山东。“酒驾的根本原因还是在文化层面上,文化不解决酒驾也比较难以杜绝。”
王忠武说,儒家先贤有云,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山东继承了这种好客的文化传统,热情厚道的山东人也给世人留下了美好印象。与此同时,山东酒风大盛也给世人留下深刻印象。以酒会友,适可而止,自然是一种表达感情的不错方式,但是当下流行的劝酒风潮、不喝酒不办事的歪风也夹杂其间,破坏了传统文化的魅力,让好客山东的形象大打折扣。
“借着这次严查酒驾的契机,反思当下的酒桌文化,也是在严查酒司机之外,更多人要考虑的问题。杜绝酒驾是一项系统工程,建立制度依法处罚、宣传教育、文化改良,三管齐下缺一不可。”王忠武说。
喝扎啤习惯
考验司机自律
曾有媒体报道,济南人一年消费啤酒的数量相当于五分之一个大明湖,其中半数以上的消费量集中在夏天。这么大的啤酒饮用量不能不让人担心,夏天扎啤激增,是否会有人怀有侥幸心理酒后驾车,也成为对醉驾入刑后居民自律程度的一次重要考验。(记者 曹建民 张帆 山东新闻网记者 高太明 宋莉 鲁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