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强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加快我市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依托各县(市)现有工业产业基础,围绕昊华宇航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河南省中原内配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龙头企业,大力推进沁北氯碱化工、孟州市汽车零部件等县域首批十大特色产业集群规划建设,尽快培育一批特色产业拓展、配套产品扩张、聚集效应明显、综合实力较强的产业集群,逐步形成龙头企业规模化、关联企业专业化,实现我市工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一、县域首批十大特色产业集群规划概况
2010年,十大产业集群实现销售收入327.6亿元、利税39亿元。“十二五”时期,十大产业集群共实施项目107个,项目总投资427亿元,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年可新增销售收入929亿元、利税142亿元。2015年,十大产业集群实现销售收入1200亿元、利税180亿元,年均增长30%、35%。
二、县域首批十大特色产业集群发展规划
(一)沁阳市沁北氯碱化工产业集群。以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为抓手,巩固提升烧碱、PVC主业规模,加快推进产品延伸、精细化工、资源综合利用、铁路物流中心等配套项目建设,力争建成省内最大、国内有重要影响的氯碱化工生产基地。到2015年,该产业集群实现销售收入160亿元、利税23亿元。
(二)沁阳市沁北铝及铝深加工产业集群。重点发展沁澳铝业、广东兴发两大集团,着力构建板带坯料—铝板带(箔)加工、铝合金—压铸件深加工、铝合金—铝型材加工三大铝精深加工链。到2015年,该产业集群实现销售收入130亿元、利税18亿元。
(三)沁阳市电动车产业集群。重点依托屹峰集团、超威电源等企业,以延伸拓宽产业链条和提升创新竞争能力为主线,加快发展整车和关键零部件产品。到2015年,该产业集群实现销售收入104亿元、利税11亿元。
(四)孟州市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依托中内配和中原活塞公司,以结构调整和产业重组为主线,加快建设成为河南省重要的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中国内燃机行业管理示范基地。到2015年,该产业集群实现销售收入85亿元、利税18亿元。
(五)孟州市皮草产业集群。依托焦作隆丰皮草企业有限公司、革乐美(中国)皮革有限公司等骨干企业,积极引进高档服装、皮箱、包(袋)、皮鞋等项目,拉长产业链条。到2015年,该产业集群实现销售收入125亿元、利税16亿元。
(六)孟州生物制造产业集群。发挥广济药业技术优势,巩固提升核黄素主业规模,自主开发或引进新的生物发酵品种,加快L-乳酸等项目建设步伐,配套建设饲料预混料、饲料深加工项目。到2015年,该产业集群实现销售收入110亿元、利税33亿元。
(七)博爱县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依托好友轮胎等骨干企业,加快推进车轮、发动机两大品系项目建设。到2015年,该产业集群实现销售收入194亿元、利税19亿元。
(八)武陟县造纸及设备制造产业集群。依托江河纸业等骨干企业,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发展纸品深加工和造纸化工产品。到2015年,该产业集群实现销售收入170亿元、利税22亿元。
(九)修武县纺织服装产业集群。依托华芳纺织、云翔纺织等骨干企业,重点发展服装、家用和产业用终端纺织产品。到2015年,该产业集群实现销售收入120亿元、利税17亿元。
(十)温县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集群。依托伟康集团、立达老汤等骨干企业,大力发展“四大怀药”深加工产品和调味品,培育发展一批前景好、效益高的骨干企业。到2015年,该产业集群实现销售收入70亿元、利税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