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振毅 本报通讯员 靳新玲
编者按 在连续12年的高考中,焦作四中过省控大专线人数位居全市同类学校榜首。张扬个性的育人模式,使该校“特色教育”成为我市普通高中教育的一大亮点。焦作四中的教学成绩缘何能一路飙升?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该校有一支能征善战的“铁军”,正是这支“铁军”,为学校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从即日起,本报开辟专栏《焦作四中教师风采录》,介绍该校教师教书育人的创新做法、典型经验和感人事迹,敬请关注。
从焦作四中高三英语教师到教研组长,再到年级组长、办公室主任,直到现在任主管教学的副校长,20多年来,任军文走过的每一步都是靠辛勤的付出,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参加工作20多年来,任军文将全部精力倾注到他所热爱的教育事业,赢得了“拼命三郞”的美称。1995年4月,他患胸壁结核做了手术。那时他教高三年级三个班的英语课,为了不耽误学生的功课,他只休息了两天,便硬撑着走上了讲台,结果刀口竟拖了40多天才见好转。
从教20多年来,任军文始终以慈父的胸怀关爱着每位学生。后进生马洪江入班时英语成绩只有30多分,经过任军文耐心细致的辅导,马洪江最终以英语105分的成绩考入郑州大学;学生许红军和许换玲因家境贫困而辍学,任军文资助他们学费近500元,使他们最终考入了高等院校。
任高三年级组长期间,他带领同事日夜备战,当年该校的高考上线人数跃居全市同类学校第一名。被任命为副校长后,他勇于创新,大力开展教师赛课、评课活动,积极推行“导学案”、“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同时健全激励机制,制订了评优、评先晋级实施方案,充分调动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教育教学水平稳步提升。
一路走来,一路付出,一路收获。任军文先后被评为国家级优秀辅导教师,连续15年被评为优秀教师和先进教育工作者,多次被评为优秀党员、优秀班主任;多篇教育教学论文获得市、区优秀论文奖,他与人合作写的《阅读理解和完形填空指导与训练》一书,已由国家海洋出版社出版发行。
在荣誉和鲜花面前,任军文看到更多的是挑战。他说:“每一次成功都预示着新的开始,我永远站在新的起跑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