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李冬露 通讯员蒋正忠) 近两年来,工行焦作分行牢牢把握市场定位,转变发展方式,突出经营特色,大力推进特色支行建设,走出了一条差异化管理、特色化经营的发展之路。据统计,该分行2010年实现利润1.8亿元,比2008年增长一倍多,再创历史新高,在同业中的名次由2008年的第三跃居第一,在全国工行二级分行的经营绩效排名比2008年前进了104位,在全省工行系统的综合排名前进了4个位次。
工行焦作分行共有6个独立核算市区支行和独立核算5个县支行。2008年10月,该分行新一届领导班子组建后,对市场进行了深入扎实的调查研究,针对各支行所处区域不同、客户群体差别较大的特点,明确提出“实行战略转型,走差异化管理、特色化经营之路”的发展思路,行长张书宝和班子成员深入各支行,从支行资源条件、区域经济特征和市场需求个性等方面着手,具体帮助指导各支行制定适合自身实际的经营战略,竞相走出一条“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的特色经营之路。
焦作市区的政治、经济中心地位决定了市区支行在经营中必然率先发展,但是,市区不同区域的支行也有不同的经营环境和条件,该分行遵循“同中求异,一行一策,梯次发展”的策略,充分发挥各支行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各支行在市场竞争中冒尖。焦东路支行积极将资产业务的优势做大做强,推动整体效益提升,2010年人均创利124.2万元,跻身全省工行系统“十佳城区支行”之列,成为市区支行的标杆。民主路支行根据地处商业繁华区的特点,在作好公司业务的同时,奋力拓展“大个金”业务,实现了法人业务与个人业务的良性互动。2010年该支行人均存款超千万元,实现利润居系统内第一。2010年,工行焦作分行6个市区支行的总赢利额比2008年增长75.2%,其中焦东路、民主路、解放路和环城东路4个支行创造的拨备后利润占全辖的69.4%。
近年来,焦作市在经济转型中,确立了县域经济特色化、特色经济产业化、产业经济商品化的思路,并加大了对县域经济的扶持力度。工行焦作分行紧密跟随地方政府的战略规划,积极实施差异化的县域支行发展战略,根据各县经济发展情况,明确支行市场定位和工作重点,建立适合当地经济特色的发展模式。博爱县近年来在县域经济中率先崛起,形成了汽车配件、医药化工、食品饮料、轻工纺织和玻璃建材五大支柱产业。针对这一特色,工行博爱支行积极培育优质中小企业客户市场,全方位加大对企业的金融扶持力度。由于经营思路对头,2009年以来,该支行多项核心业务指标领跑同业,2010年利润比2008年增长2.5倍。孟州市是国内外知名的皮毛加工出口基地,外汇业务资源丰富,工行孟州支行积极把各项适合外向型企业需求的业务品种做大做优,成为全省工行系统县支行拓展外汇业务的佼佼者,同时在孟州国际结算市场份额中也占据了绝对优势。对于思想适应不了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支行领导,工行焦作分行坚决采取“不换思想就换人”的组织措施,2009年以来对多个支行的领导班子进行了优化配置。这些支行新班子组建后,认真研究区情县情,跳出传统经营思维抓工作,把新业务、个贷和小企业金融业务做成拳头产品,很快在转型发展路上迈开了大步。如沁阳支行2010年实现利润960万元,比2008年增长128%,一举甩掉了后进帽子。
为了充分调动各支行转型求变谋跨越的积极性,工行焦作分行将本行的考核激励机制与省分行的新精神、新办法进行全面对接,多次修订完善经营绩效考核办法、发展竞争力考核办法、执行力效能评议办法,加大了对执行力和核心指标的考核力度;研究制定了《客户经理管理办法》,建立客户经理准入、退出、考核、激励等机制;实行分行领导分包联系支行、各专业部门定点帮促支行制度;加大费用配置改革力度,调整了指标考核权重,推出了新的产品计价办法;实行问责制,按月对核心指标新增市场占比在四大行处于末位的县支行、增量占比低于余额占比且排名靠后的城区支行,给予黄牌警告。
通过上下联动、共同努力,工行焦作分行两年多来取得了特色化经营的阶段性成果,核心竞争力得到了稳步提升,总资产两年增长了30.4%。截至2011年3月末,两年半全部存款增加51.8亿元,增幅90.4%;各项贷款增加21.88亿元,增幅4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