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焦作新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关于2011年我市第一批
集中开工项目的公示公告
为汶川
祈福
我市表彰优秀护士
要把支持企业落实到解决实际问题上
多路公交车将绕行
神华集团实施“双六工程”
帮助大学生村官就业创业
新区:“小政府大服务”行政运行求新
孟州:“六项保障机制”政府服务求转
市政府召开第四十三次政府常务会议
科学防震减灾 筑牢安全防线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1年5月1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科学防震减灾 筑牢安全防线

作者: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丁保东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今年5月12日是汶川地震三周年纪念日,也是我国第三个“防灾减灾日”,主题是“防灾减灾,从我做起”。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全市深入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活动,科学防震减灾,努力筑牢安全防线,既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应对日益严重自然灾害的迫切需要,更是以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对于唤起社会各界对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视、增强全民灾害风险防范意识、提高快速应急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防震减灾工作事关大局,务必高度重视

  防震减灾是国家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大的民生工程和最大的安全工作。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地震灾害对经济的冲击日益增强,对社会的影响愈发深远,对社会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的潜在威胁越来越严重。“十二五”期间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做好防震减灾工作,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不仅是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需要,而且是保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我市地处华北平原地震带上,地质构造复杂,存在发生中、强地震的构造背景。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牢固树立“防震优于抗震,减灾先于救灾”的思想,切实把握防震减灾工作的主动权。

  二、强化设防是有效减轻地震灾害损失的根本途径

  历次地震灾害的实例表明,地震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主要原因是不抗震的建筑物倒塌。搞好建筑物的抗震设防,不但可以减少人员伤亡,而且可以减轻经济损失。鉴于我市复杂的地质构造条件和存在的地震监控能力不足、城乡建设和基础设施抗震设防能力弱、应急救援体系尚不完备、防震减灾知识宣传还不够深入等实际情况,必须依法推进抗震设防管理工作,不断加大执法力度,努力构建安全、和谐的新焦作。

  三、杜绝安全隐患是减轻地震灾害损失的基本措施

  地震灾害之所以成灾严重,一方面是由于建筑物的倒塌所致,另一方面是地震极易诱发诸如火灾、水库溃坝、毒气泄漏、泥石流、海啸等次生灾害。所以,我们要针对地震成灾的特点,有计划、分步骤地重点排查有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工程或部位,特别要对水库大坝及人员密集区、学校、医院等公共场所的抗震安全进行检查,明确任务,分清责任,查找安全隐患,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处置。

  四、防震减灾工作系统复杂,务必齐抓共管

  国务院防震减灾联席工作会议强调,加强防震减灾能力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能靠“单打一”,需要系统施策、多管齐下。一要做好测、报、防、抗、救等各环节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二要运用各种减灾手段,做到工程与非工程防御措施相结合,法律、行政、科技、经济、教育手段相结合;三要齐抓共管,认真履行职责,做到政府社会协同、军队地方密切配合,区域、部门联动,切实把防震减灾工作落到实处。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们要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按照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兴利除害结合、防震减灾并重、治标治本兼顾、政府社会协同”的总体要求,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有为的措施、更加密切的配合,不断创新思路,全面做好防震减灾各项工作,科学防震减灾,筑牢安全防线。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山阳路56号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3924268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