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多亏马村区工信局的同志及时帮我们解决用电困难,让我们得以正常运营,否则我们的损失可就大了。”日前,彪马车轮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孝红对笔者说。
今年年初以来,马村区在“工业强区”这一战略思想主导下,采取多项强力措施,积极拓展服务项目,延伸服务内涵,大力营造宽松的政策环境、和谐的市场环境和严明的法治环境,助力区域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据了解,今年第一季度,该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6793万元,同比增长24.1%,增速居全市第二位,高于全市水平11.1个百分点,超计划6.1个百分点。
完善制度建设,为工业经济发展营造宽松的政策环境。该区从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入手,进一步简政放权,大力推行项目许可代理、项目许可联审会议、区投资者联席办公会议等制度,简化办事程序,缩短办事时限,提高办事效率,杜绝在项目审批过程中出现“中梗阻”现象。同时,该区健全和完善了严格的涉企收费管理制度,加强涉企收费监督与管理,定期不定期开展涉企收费检查和经营服务性收费、社团组织收费的专项清理工作,严肃处理对企业和项目单位的乱收费现象,为项目建设提供了宽松的外部环境。
推行贴心服务,为工业经济发展营造和谐的市场环境。该区针对企业生产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大打优质服务牌,对在建项目实行全程跟踪服务,主动征求项目单位的意见和建议,为项目单位协调好水、电、路、气等方面的问题,避免出现项目单位“两头跑”的现象。同时,该区建立了县级干部和区属单位联系企业制度,县级干部和各单位领导每周都到项目建设工地、企业了解情况,及时掌握项目建设、企业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并认真加以解决。在此基础上,该区定期组织辖区企业和项目建设单位对职能部门的服务质量、办事效率等情况进行评议,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确保企业反映的问题得到及时解决。今年年初以来,该区共收集、采纳企业提出的意见和建议50条,为企业解决各类问题和困难84个,有力保证了项目建设和企业正常运营。
深化平安创建,为工业经济发展营造严明的法治环境。该区积极开展法律进企业服务活动,为企业提供安全、统计、物价和劳动保障等法律法规咨询,并帮助企业组建法律服务志愿队伍,为企业培养普法宣传骨干,尤其是在车间生产一线,培养发展了一批广大员工看得见、问得着、用得上的法律义务宣传员,对职工关心的劳动、社会保障等问题提供咨询服务;辖区各企业通过经常性学习,法治观念不断增强,纷纷设立了专职安全员队伍,在生产经营中经常进行全面深入的自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消除。目前,该区企业基本形成了检查到位、整改到位和落实到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机制。
(孙永伟 吴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