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老人一看就笑了:“小赵呀,别给大娘花这个钱,我都这把年纪了,还用这些东西干啥?”一看大娘没要的意思,赵向东赶紧说:“什么叫老来俏呀?年轻时为了孩子们没时间俏,现在也该俏俏了,这可是我的一点心意呀。”一番话把薛大娘说得落了泪。
还有一件事发生在五年前,薛大娘不小心从床上摔了下来,腿不能走路,也不能坐硬板凳,可家里连软一点的凳子也没有。赵向东知道这事儿后,和爱人一商量,把自己结婚时买的、还有六七成新的沙发搬了下去,老人一看到沙发,禁不住老泪纵横。
给老人带个瓜果、捎点馒头和蔬菜,没事和老人聊聊天,有空用轮椅推着老人出去晒晒太阳,虽说这都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情,可17年走过来,赵向东用自己的坚持和付出,使长期独自生活的薛大娘逐渐走出孤独与苦闷,两人的心贴得越来越近。去年7月份的一天,赵向东去薛大娘家里给她送桃子和西瓜,看到老人用的毛巾又脏又烂,屋里还有蚊子飞来飞去,就出门给老人买了5条毛巾和10盘蚊香。薛大娘一把拉住他,动情地说:“孩儿呀,你待俺就像亲儿待娘一样啊!”
正是有了这分浓浓的感情,今年春节,赵向东与爱人沟通后,立了一条“家规”:家里有啥好吃的或稀罕物(指食品),先要给薛大娘送点。在他的带领下,他的爱人也三天两头去薛大娘那里坐坐,遇到给老人打扫卫生的时候,他的儿子也会一起去。一次,赵向东家里改善生活,炸了一些菜角、糖糕,一出锅,他赶紧先给薛大娘送去,说:“娘,快趁热吃吧。”薛大娘没有吃,只是不停地抹眼泪。赵向东就劝道:“我妈不在了,我是个没娘孩儿,今后你就是我的亲娘,你就把我当成你的亲孩儿就行了。”从此之后,赵向东就管薛大娘叫“娘”了。
记者问赵向东:“你怎么会想到这样去关心照顾薛大娘呢?”他笑笑说:“我原来单位的一个同事对我影响很大,那位同事自己平时省吃俭用,资助了十几个孩子上学。当时我就暗下决心,要向他学习,用自己的爱心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人活着,不能光为自己,做件好事心里总是踏实的。我奉献着,但我充实着、快乐着。”这就是赵向东的想法。
在赵向东的感召下,现在楼里住的24户居民团结互助、和睦相处,心里越来越热乎。
(赵向东的先进事迹由本报和焦作电视台《焦作新闻》、《零距离》栏目,焦作人民广播电台《焦作新闻》栏目,《焦作广播电视报》,《焦作网》共同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