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没有土地了,原来总担心找不到工作。在解放区春风行动活动中,我参加了专门针对农民工开展的技能培训,掌握了电焊技术,才找到了这份工作,之前是连想也不敢想的。”日前,家住解放区上白作街道上白作村的姬元胜对笔者说。
春风行动、零就业家庭援助、“4050”人员就业援助,就业援助活动月、劳动力异地就业活动…… 今年年初以来,解放区以送政策、送岗位、送服务、送温暖为主题,深入开展了一系列就业援助活动,不断加大劳动就业服务力度,强化对失业群体,尤其是对南水北调征迁群众、返乡农民工和失地农民等就业困难群众的就业帮扶工作,通过一系列经纬交织的立体就业援助服务,搭建就业服务立交桥,开辟了广阔的就业渠道,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提供了更加完善的就业服务,让更多的人有事可干、有业可创。
就业是民生之本、稳定之基、发展之源。在解放区,就业服务在职业介绍所、人力资源市场、失地农民就业指导服务中心的支撑下,在三级劳动保障服务平台的延伸下,在就业流动援助队的补充下,覆盖了辖区零就业家庭、大龄就业困难人员、高校毕业生、被征迁群众、残疾失业人员、城镇复员转业军人等所有就业困难群体。
摸清就业状况是做好就业援助的基础。该区开展了劳动就业普查活动,全力为就业群体提高优质的服务。该区对辖区所有停产、倒闭企业、事业单位待业职工和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以及失业人员、失地农民进行摸底调查,摸清基数,掌握实情,分门别类,登记造册,建立了待业失业人员登记台账、用工信息登记台账、就业登记台账、再就业优惠证发放台账、离退休人员登记台账、小额担保贷款办理等台账,对失业人员、被征地农民等就业困难群众进行登记并实行动态管理,制订“一对一帮扶”服务方案,真正做到出现一人、认定一人、扶助一人、稳定一人。
完善的就业培训体系,使不同层面的就业困难群体提高了就业技能。该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建立社会化的就业培训体系,采取突出重点、认定培训机构、强化培训过程,监督、规范培训工种、时间、补助标准和资金使用管理等方式,为各类困难人员开展就业创业培训,帮助就业困难群众就业;以创业培训为先导,组织失业人员参加SIYB创业培训,帮助一人创业、带动一批人就业;实施开发公益性岗位等就业援助行动,安置就业困难人员。
多种形式的就业援助活动,满足了不同就业人群的需求。该区依托区人力资源市场、失地农民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及就业流动援助队,深入开展一系列就业援助活动,对大龄困难人员,重点开发社区就业岗位安置就业;对被征地农民,承接产业转移提供的岗位送岗入户,帮助其实现就业;对困难高校毕业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并向用人单位积极推荐,在街道社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平台招用人员时优先安排;对零就业家庭成员实行优先推荐就业和公益性岗位优先安置,还重点强化了对残疾人的服务,向用人单位招用残疾人提供推荐和岗位适配服务。
该区认真落实就业扶持政策情况,帮助实现就业的各类困难人员落实以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为重点的就业困难人员扶持政策,帮助应享受政策的残疾人落实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税收优惠、自谋职业养老保险补贴和医疗保险补贴等政策。
截至目前,全区新增就业1865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322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872人,组织失业人员参加职业培训649人,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6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严格控制在2.9%以内,低于市定目标4.5%1.6个百分点。 (殷小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