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农产品市场需求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品种区域结构性的矛盾日益突出,质量安全越来越受到关注。因此,农产品生产要在保障数量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确保农产品适销对路,既能生产得出来,又能销售得出去,不断增加农民收入。要更加注重农产品品质的提升,狠抓源头管理、流通检测、市场监管,确保不发生大的质量安全事件。
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由主要靠天吃饭向提高物质技术装备水平转变。现在我市中低产田约占总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一;农业领域化肥、农药等投入品的利用率比较低,大量农业废弃物与畜禽粪便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农业科技的贡献率只有56%。科技是农业突破资源和市场双重制约的根本出路。要把科技创新作为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强大动力,从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和物质投入推动经济发展转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要坚定不移地用现代物质技术装备农业,切实提高防灾减灾能力;要依据我市现有的气侯条件,积极引进和推广适合我市实际的现代农业技术,不断提升农业科技水平;要大力推广高效种养生态循环、节水节肥节药农业等发展模式,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要积极发展乡村新能源,推广沼气和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实现农村用能结构多元化,加快形成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发展格局。
转变农业劳动者素质,由传统农民向新型农民转变。随着农村劳动力特别是年轻、有文化的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到城镇和非农产业,农业劳动者的素质呈结构性下降趋势。我们要充分认识新形势对我市农业生产带来的新挑战,加大农民培训力度,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依靠新型农民来发展现代农业。
转变农业经营方式,由小规模分散经营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变。我市人多地少,人均耕地只有0.8亩,小生产与大市场、大流通的矛盾日益突出。要在坚持农户家庭经营基本制度长期不变的前提下,积极培育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经济社、专业大户、批发市场等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创新组织形式,加快农业发展方式向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转变。要完善土地流转配套政策,鼓励农民自愿转让农地承包权,建立流转市场,积极促进土地规模经营。要大力发展产业化经营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切实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不能局限于农业内部,不能仅仅依靠农业自身,要切实加大城乡统筹力度,推进工业支持农业、城市带动农村,加大公共财政支持“三农”发展力度,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有理由相信,焦作农业一定能转出活力,转出效益,转出一片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