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共青视点·职教 上一版3  4下一版
缤纷社团节
青春展风采
岩石上的一朵小花
2011年河南青年职业技能
大赛餐饮业决赛圆满结束
开展“减压之旅”联谊活动
转变用工方式 服务大学生就业
团情微讯
我市召开中职学校课改专家报告会
我国加紧修订《职业教育法》
中国一汽爱心助学工程
首批毕业生成都入职
免费职业培训
“点亮”残疾人就业之路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1年5月1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救市”高职须慎拆“门槛”

作者:王寿斌
  李法明 作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近日,人民日报公布了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2011年高招调查报告》,该报告对高考生源持续下降,部分高校将因生源枯竭面临生存挑战提出了警示。而在此之前,福建省教育厅日前向全省高职院校下发通知,要求有意向进行“注册入学”招生改革试点的院校提交申报方案。方案一旦获批,这些高职院校即可在学生及家长自愿的前提下,不用考生参加高考,不用填报志愿,直接通过“注册”录取一部分学生。

  笔者担忧,在当前全国各地高考生源持续下降的背景之下,如此政策的出台难避政府为高职生源危机“救市”之嫌,导致“好心办坏事”,成为对高职教育的逆向误导和政策性歧视。

  盲目取消高职入学门槛,不可避免地会导致生源质量人为下降,这将会给高职院校的发展埋下致命的隐患,甚至带来不可想象的灾难。因为从本质上讲,高职教育姓“高”名“职”,它是中国高等教育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中职教育不同的是,高职的办学目标不是只重技能不重理论地培养企业一线的简单操作工人,其人才培养定位是为企业的专业技术岗位和生产一线管理岗位输出高层次实用人才,因此就读高职的生源必须有一定的质量保证,否则就会形成生源质量差、育人质量上不去、毕业生没出路、办学信誉差、招生困难的恶性循环,最终将高职教育引向绝路。

  毋庸讳言,近几年全国部分高职院校已经出现不同程度的生源危机,少数院校甚至面临关门。在这一背景下,教育主管部门期望通过降低门槛,甚至取消入学考试来帮其吸引生源,这只能是“治标不治本”、“头疼医头”的权宜之计,如此“救市”政策或许能在短时期内缓解部分学校的生源危机,但它对整个高职教育发展因误导而产生的负面影响将是不可估量的。

  笔者认为,高职教育的办学必须遵循市场规律,所有学校都应该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平等竞争,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对于办学质量不高、社会声誉较差、招不到生源的学校,应该建立高等教育“退出”机制,或者果断地让其在市场竞争中“安乐死”,而不应该通过牺牲高职教育的整体质量和群体利益,为其作无谓的“救市”。竞争不仅能够实现优胜劣汰,更有利于全行业的健康发展,因此,我们要鼓励平等竞争,通过资源整合办好优质教育。

  在安徽、四川、陕西等省市,前几年也曾出现中等职业教育大面积的生源危机。地方政府取消中职入学“门槛”以后,不仅没有收到“良性发展”的预期效果,反而引发了中职招生中广泛存在的非法招生、生源买卖、招生腐败、教育恶性循环等现象,成为令地方政府最为头疼的教育大事。高职教育理当引以为戒,而切勿重蹈覆辙。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山阳路56号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3924268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