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 军 李 涛
“与时俱进地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教研方法,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教师、教研、教法三轮驱动,把学校办成有特色、高质量的名校。”面对记者的采访,焦作市第十一中学校长吴林强就自己的治学理念和办学目标侃侃而谈。
据了解,十一中作为我市一所有近60年办学历史的学校,一直坚持以人为本、质量立校、规范管理、追求卓越的指导思想,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努力办人民满意学校,学校的教育教学和教科研等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学校的发展面临着新的形势。如何以一流的教育教学水平,再创一流佳绩成了十一中必须做出正确回答的重要课题。经过认真分析研究,广泛征求意见,该校制订了三年发展的总体目标规划,即大力实施办名校、创特色,出名师、育英才,保面积、促尖子工程。
名校的成功首先是教师队伍的成功。吴林强常说:“家长、学生最大的愿望就是有一个优越的学习环境,能上一所好学校,遇到一批好老师。”因此,市十一中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学校发展的重中之重,视为争创一流名校的根本条件。在教师队伍的建设上,该校组织教师参加岗前培训和继续教育,严把教师业务关;落实师带徒、结对子制度,全力引领青年教师成长;实施“暖心”工程,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使他们都能成为教育的行家,在各自的岗位上获得成功和实现自身的价值追求。目前,该校有国家级骨干教师及培养对象3人,省级骨干教师15人,市级骨干教师及培养对象41人,达到研究生学历层次和正在进行研究生进修深造的86人,50余位教师在国家、省、市级优质课比赛中获奖。他们用心用脑思考教学工作,尽职尽责谋划教学工作,以情以爱投入教学工作,互帮互学提升教学工作,一支思想觉悟高、责任意识强、业务技术精、奉献精神好的教师队伍已经形成。
“教师即研究者,应该融教学、管理、研究为一体,这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环节和必由之路。”吴林强说。为了进一步促进教师业务能力的提升,学校积极组织教师参加教学研讨活动,做到了每月一个主题、每周一次活动;坚持集体备课,集思广益,共同提高;狠抓“诱思探究”教学法,以引路、诱导的方式把学生领进知识的殿堂,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做学习的主人,从而达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陶冶品德、促进发展的目的。目前,该校已有多名教师运用“诱思探究”教学法在省、市优质课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没有情的教育是苍白无力的,这已成为市十一中广大教师的共识。广大教师用心去观察学生、用心去理解学生、用心去品味学生,以情激情、以情怡情、以情育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们处于一种愿学、会学、乐学的高效学习状态。
在课堂教学方面,教师都按照环环相扣、特色鲜明、富有活力、提升效果的要求,谋划好备、讲、批、辅、预、考常规教学6个环节的工作;各年级围绕保面积、促尖子工程,通过采取尖子生重点培养、临界生分包到人、艺术生加强引导和“瘸腿课”强化训练等措施,做好培优扶弱工作;高三年级以营造良好考前环境为重点,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辅导,缓解考生紧张情绪,同时组织好百日誓师会、三十日冲刺会,鼓舞士气,增强信心,考出水平。在日前进行的2011年的高三一模、二模考试中,文理科一本、二本、三本上线人数与去年相比都有较大幅度的提升。
蓄势而发正当时,激流勇进显雄风。面对新的形势,吴林强表示:“市十一中将积极响应市教育局的号召,把教学质量摆在发展的突出位置,充分发挥文科较强的传统优势,继续打造学科特色。同时,针对促尖子工程,在今年的高一新生中探索、实践培优班,集中优势教学资源予以重点支持,并实行优秀生奖学金制度。”只争朝夕的十一中人又一次站在了新的起跑线上,以教师、教研、教法三轮驱动作为快速前进的动力,在发展的道路上,谱写更加辉煌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