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赛须知
一、本活动由中共焦作市委党史研究室、焦作日报社、焦作市中共党史学会主办。
二、答题方法:请在答题卡上对正确答案打钩或涂黑。答题卡复印有效。
三、本活动设一等奖10名、二等奖20名、三等奖30名、优秀奖40名、组织奖10个。各奖项从全部答对者中抽奖产生。
四、活动指定用书为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共产党历史500问》和《中共焦作历史大事记》等书籍。
五、注意事项:市有关单位和个人请将答题卡寄至中共焦作市委党史研究室党史研究科(市人民路阳光大厦105室),邮编454000。县市区有关单位和个人请将答题卡寄各县市区党史部门。截止日期为2011年6月20日,以寄出的邮戳日期为准。届时,获奖名单将在《焦作日报》上公布。
1.1919年,《新青年》杂志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这篇文章的作者是____。
A.陈独秀 B.李大钊 C.李达
2.1921年___,党的一大在上海开幕,最后一天的会议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举行。
A.6月20日 B.7月1日 C.7月23日
3.党的三大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同时必须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____。
A.保持自己的独立性 B.保持自己的先进性 C.保持自己的平等性
4.标志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大革命最后失败的事件是____。
A.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B.马日事变C.七一五“分共”事件
5.___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地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广州起义
6.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到达江西宁冈,开始了创建____的斗争。
A.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C.湘赣革命根据地
7.中国共产党在莫斯科召开的全国代表大会是____。
A.党的六大 B.党的五大 C.党的四大
8.1935年1月召开的____,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A.古田会议 B.遵义会议 C.黎平会议
9.___,红四、红二方面军先后同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静宁将台堡会师,胜利地结束了长征。
A.1934年10月 B.1935年10月
C.1936年10月
10.1936年____,张学良、杨虎城实施兵谏,扣留蒋介石,囚禁从南京来的几十名国民党军政要员,史称“西安事变”。
A.12月1日 B.12月9日 C.12月12日
11.____发生,标志着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和全国抗战的开始。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八一三事变
12.1940年,八路军发动____,取得毙伤日伪军2.5万多人等辉煌战果,沉重打击了日军,进一步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A.平型关战斗 B.百团大战
C.反“扫荡”斗争
13.1941年1月,国民党军队在安徽茂林包围袭击奉命北移的新四军军部及所属部队,事后蒋介石反诬新四军“叛变”,宣布取消新四军番号。这次事件被称为____。
A.皖南事变 B.晋西事变 C.黄桥战役
14.延安整风运动的基本方针是____。
A.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 B.“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C.团结—批评—团结
15.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党的七大在延安举行。这次会议将___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
A.马列主义 B.毛泽东思想 C.实事求是原则
16.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是____。
A.8月15日 B.9月2日 C.9月3日
17.抗日战争胜利后,为争取全国人民渴望的和平民主,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举行了____,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
A.延安谈判 B.南京谈判 C.重庆谈判
18.全国解放战争时期,党领导的第一次大规模的学生爱国民主运动是____。
A.一二九运动 B.一二一运动 C.五二○运动
19.全国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中,历时最长、规模最大、歼敌数量最多的是____。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20.1949年3月,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在河北西柏坡召开。会议着重讨论党的工作重心实行战略转移,即____的问题。
A.从乡村转到城市 B.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C.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到社会主义社会
21.1949年10月1日下午,北京30万军民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____
A.“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B.“中华人民共和国现已宣告成立,中国人民业已有了自己的中央政府。”
C.“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22.新中国成立后制定的第一部基本法律是____。
A.《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
B.《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23.1950年____,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开始了抗美援朝战争。
A.10月19日 B.6月25日 C.7月27日
24.从1950年冬到1952年年底,除一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及台湾省外,广大新解放区的____基本完成。这摧毁了中国封建制度的经济基础,使农民获得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
A.镇反运动 B.五反运动 C.土地改革运动
25.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____。
A.实现现代化 B.实现工业化
C.实现国有化
26.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讨论重大国际问题的国际会议是____。
A.日内瓦会议 B.亚非会议 C.万隆会议
27.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的召开,标志着____作为新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正式确立。
A.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8.我国在社会主义改造中,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采取了____的政策。
A.加工订货、经销代销、公私合营 B.利用、限制、改造 C.团结、帮助、合作
29.1956年9月召开的党的八大,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社会制度基本建立之后国内外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强调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党和国家面临的最重要的任务是____。
A.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B.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C.扩大人民民主,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30.1958年5月,____正式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会后,以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大幅度地提高和修改计划指标为标志的“大跃进”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起来。
A.党的八届三中全会 B.成都会议 C.党的八大二次会议
31.党的八届九中全会正式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____的八字方针。
A.“调整、改革、整顿、提高”
B.“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C.“调整、巩固、改革、提高”
32.全国开展“向雷锋同志学习”的热潮始于____。
A.1963年 B.1964年 C.1965年
33.____,我国成功地爆炸第一颗原子弹,有力地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和核讹诈,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A.1964年10月6日 B.1965年10月16日 C.1964年10月16日
34.1964年12月至1965年1 月,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这次会议提出了____的任务。
A.调整国民经济 B.建设工业化国家 C.实现四个现代化
35.1967年2月,谭震林、陈毅、叶剑英等老同志对“文化大革命”的错误提出强烈批评,却被江青、康生等人诬为____。
A.“二月抗争” B.“二月逆流” C.“二月事件”
36.1971年10月25日,第____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的票数,通过了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和立即把台湾当局的代表从联合国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的2758号决议。
A.24 B.25 C.26
37.1975年,邓小平部署以____为突破口,对各条战线进行整顿。
A.军队整顿 B.铁路整顿 C.农业整顿
38._______年10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执行党和人民的意志,采取断然措施,一举粉碎“四人帮”,结束了“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
A.1975 B.1976 C.1977
39.____,高考制度得到恢复,全国高校重新通过统一考试招收新生。
A.1977年 B.1978年 C.1979年
40.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题为____的特约评论员文章。由此,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在全国展开。
A.《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
B.《关于真理的标准问题》
C.《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41. 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发表____的讲话,受到与会者热烈拥护,实际上成为随后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
A.《民主和法制两手都不能削弱》
B.《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42.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这次会议确定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____上来。
A.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B.拨乱反正 C.对外开放
43.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____,标志着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A.《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B.《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C.《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
44.____年1月11日,邓小平会见美国华人协会主席李耀滋时,首次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概念。
A.1980 B.1981 C.1982
45.1982年9月,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____中明确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A.开幕词 B.报告 C.闭幕词
46.1984年10月20日, ____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标志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
A.党的十二届四中全会 B.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 C.党的十二届五中全会
47.1986年3月3日,王大珩、王淦昌、陈芳允、杨嘉墀四位科学家提出“关于跟踪研究外国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同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了《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后被称为____。
A.“火炬计划” B.“载人航天计划”
C.“八六三”计划
48.1987年召开的党的十三大提出并系统论述了____。
A.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C.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49.1989年6月,____召开。全会选举江泽民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A.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 B.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 C.党的十三届六中全会
50. 邓小平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____。”
A.人类解放 B.社会和谐 C.共同富裕
51. 党的十四大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____体制。
A.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B.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52.党的十五大把____写入党章,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A.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53.1999年9月,江泽民在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大会的讲话中,将“两弹一星”精神概括为热爱祖国、____,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
A.爱岗敬业 B.无私奉献 C.大公无私
54.1987年4月13日,中葡两国政府在北京正式签署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确认中国政府于____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A.1997年7月1日 B.1999年12月20日 C.1999年12月21日
55.2001年11月10日,世界贸易组织第四届部长级会议通过批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决定。12月11日,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第____个成员。
A.163 B.153 C.143
56.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____提出来的。
A.党的十五大 B.党的十六大 C.党的十七大
57.2004年11月,中共中央决定,从2005年1月开始,分三批在全党开展以实践____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A.邓小平理论 B.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58.2005年3月14 日,____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反分裂国家法》。
A.九 B.十 C.十一
59.2005年____,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北京与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举行正式会谈。这是60年来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首次正式会谈。会后共同发布“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
A.4月28日 B.4月29日 C.4月30日
60.2005年12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决定,从____1月1日起,废止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于1958年6月3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
A.2004年 B.2005年 C.2006年
61.2006年3月4日,胡锦涛在参加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民盟、民进联组讨论时发表讲话,强调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___。
A.荣辱观 B.价值观 C.人生观
62.党的十七大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____。
A.全面发展 B.以人为本 C.统筹兼顾
63.2008年6月,胡锦涛在抗震救灾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代表座谈会讲话中,概括了抗震救灾精神的内涵,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__________。
A.以人为本、尊重科学 B.以人为本、全面发展 C.以人为本、尊重人格
64.2008年9月,中共中央决定用一年半左右时间,在全党分批开展____。学习实践活动从2008年9月正式启动,到2010年2月底基本结束。
A.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B.先进性教育活动 C.创先争优活动
65.2011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二五”规划的主线是____。
A.科学发展 B.深化改革开放 C.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66.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党组织最早派共产党员到焦作开展工人运动的时间是____。
A.1921年 B.1922年 C.1923年
67.中共焦作党组织的第一任书记是____。
A.罗思危 B.杨天然 C.刘昌炎
68.1925年7月至1926年2月,在焦作发生了仅次于广东省港大罢工的是____。
A.道清铁路工人大罢工 B.焦作煤矿工人大罢工 C.王褚农民抗捐运动
69.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焦作人民掀起抗日反蒋斗争最壮丽的一幕是____。
A.沁济暴动 B.黄背坪起义 C.清化士兵暴动
70.1935年12月,为响应“一二九”运动,焦作学生组成了南下请愿团赴南京请愿,轰动了河南。参加这次请愿团的学生代表是____。
A.焦作工学院学生 B.焦作各中小学学生 C.焦作扶轮小学学生
71.抗日战争爆发后,在焦作地区以国共合作方式建立的河南省第一个县级政权是 ____。
A.武陟县抗日临时政府 B.修武县抗日民主政府 C.沁阳县抗日民主政府
72.1938年8月至9月,八路军三八六旅在地方武装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下,配合国民党骑四师先后对道清铁路进行了6次大破坏。担任总指挥的是____。
A.陈庚 B.程明升 C.罗奇
73.焦作第一次获得解放的时间是____。
A.1945年8月15日 B.1945年8月20日 C.1945年9月8日
74.1948年春,太岳四地委和太行四地委在焦作地区召开了区以上干部1144人参加的整党会议。这次整党会议的地点是____。
A.焦作 B.沁阳赵寨 C.孟县
75.新中国成立后在黄河中下游修建的第一个大型引黄工程是____。
A.人民胜利渠 B.武嘉溉渠 C.马鞍石水库
76.中国河南省委批准成立中共焦作市委员会的时间是____。
A.1956年8月1日 B.1956年8月8日 C.1956年8月25日
77.1983年,焦作市实行市管县体制,辖____两县。1986年1月,又辖沁阳、武陟等五县,焦作市辖区范围由二县四区扩大为七县四区。
A.孟县、济源 B.济源、修武 C.修武、博爱
78.____年11月30日,国务院批准焦作市为对外国人开放城市。
A.1984 B.1985 C.1986
79.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在全市农村普遍开展创建小康村活动的意见》精神,从1992年到1996年,焦作市组织实施了____工程,在全市农村开展了创建小康村活动。
A.“1、2、5、8” B.“1、2、3、4” C.“1、3、5、7”
80.1996年6月2日和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等到焦作考察工作。他对焦作的粮食生产、小康村建设、小城镇建设、乡镇企业发展给予了充分关注,对焦作的发展寄予了厚望,并欣然命笔为焦作题词:____。
A.发挥优势 开拓进取 振兴焦作
B.发挥优势 艰苦奋斗 振兴焦作
C.开拓进取 艰苦奋斗 振兴焦作
81.1996年9月26日,焦作万方铝业股份有限公司A股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以“全额预交,比例配售,余款转存”方式发行股票,简称“焦作万方”。这是焦作市企业上市的第____只股票。
A.1 B.2 C.3
82.1998年,焦作市粮食生产取得重大突破,总产达178.57万吨,平均亩产达1009.91公斤,成为中国北方____粮食生产亩产吨粮市。以此为标志,焦作市农业进入了全面提升期。
A.第一个 B.第二个 C.第三个
83.1998年至1999年,焦作自筹资金33.1亿元,相继开工建设了____、焦晋高速公路和焦作至巩义黄河大桥及连线工程,不仅开了全省由市地筹建建设高速公路的先河,也实现了焦作建设高等级公路的历史性突破。
A.焦温 B.焦郑 C.新济焦
84.1999年以来,焦作市从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服务质量和解决现实问题入手,先后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会计委派、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等一系列____,为促进全市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健康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A.税收管理改革 B.工商管理改革 C.财政管理改革
85.1999年至2000年,为推动农村改革和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保持农村稳定,推进农村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帮助解决农村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以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焦作市先后抽调市县乡三级干部8797名,驻村入户,在全市农村开展了____活动。
A.社教运动 B.政策法纪教育 C.整党教育
86.近年来,焦作市双拥工作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取得了显著成绩。2008年1月,焦作市又一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实现了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的____。
A.两连冠 B.三连冠 C.四连冠
87. ____3月29日,焦作市行政服务中心正式投入运行。该中心运行以来,其高效的运转、优质的服务、良好的形象,受到了中央、省、市领导和全市广大人民群众的充分肯定,为焦作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A.2001年 B.2002年 C.2003年
88.2001年以来,焦作市积极实施“千村宣传文化工程”,在各行政村普遍建立起综合适用、各具特色的____,成为焦作市宣传思想工作的一大亮点,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热烈欢迎。
A.农村文化中心 B.农村图书馆 C.农村剧院
89.____年8月7日,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意见》,提出了焦作力争到2015年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
A.2002 B.2003 C.2004
90.从2004年5月起,全市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服务行业开展了以“转变政府职能、转变工作作风、为基层、为群众、为纳税人服务”为主题的____,促进了全市经济快速发展,密切了干群关系,提高了行政管理和服务水平。
A.行风评议活动 B.挑刺活动
C.效能革命
91.2004年,焦作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提出了建设____的工作目标,决定以争创全省综治先进市为载体,用三年时间把焦作建成全省乃至全国最安全的城市之一。
A.和谐焦作 B.安全焦作 C.平安焦作
92.近年来,通过强力实施旅游带动战略,焦作旅游业在短时间内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根本性变化,不但打造了世界地质公园、焦作山水、太极拳三大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主题品牌,而且成功创建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实现了城市转型,树立了焦作崭新的对外形象。业内外人士把这种变化归结为____。
A.焦作革命 B.焦作现象 C.焦作机遇
93.____年9月,焦作市通过国家园林城市复查,被命名为国家园林城市,此举标志着经过六年的创建,焦作市园林绿化水平已达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A.2005 B.2006 C.2007
94.2007年5月8日,国家旅游局正式授予云台山全国首批____级旅游景区称号。
A.4A B.5A C.6A
95.2007年1月9日,由中国国际跨国公司研究会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联合举办的“十一五”期间最具核心竞争力的中国企业100强、在华跨国公司100强、跨国公司最佳投资的中国城市(开发区)和中国企业最佳投资的外国城市(开发区)100强评选名单揭晓,焦作市入选“十一五”期间跨国公司____的中国城市。
A.最佳竞争 B.最佳环境 C.最佳投资
96.2008年2月17日,由中央电视台举办的“2007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揭晓,焦作市的____当选“2007年感动中国人物”。
A.谢延信 B.王秋霞 C.郝杰兵
97.2008年9月____,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到焦作考察,对焦作的发展寄予了厚望,是对焦作人民和焦作工作的巨大鞭策和鼓舞。
A.5日至6日 B.6日至7日 C.8日至9日
98.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焦作城区段征迁工作中,焦作人民铸就了“____;情系群众,务实为民;开拓创新,奋发有为;众志成城,克难攻坚”的南水北调焦作精神。
A.任劳任怨,无私奉献; B.顾全大局,无私奉献; C.实事求是,无私奉献
99.建设中原经济区是省委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在中原经济区战略规划中,焦作被列为____。
A.核心区 B.中心区 C.辐射区
100. 2011年4月25日,《河南日报》、《焦作日报》在头版同步刊发加快领导方式转变、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十八谈”之焦作篇:____,并配发“何平”感言,集中回答了怎样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焦作如何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积极作为、有所作为等问题,对于全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A.《在转型中提升》 B.《在跨越中发展》 C.《在转型中跨越》
答 题 卡
姓名: 单位:
身份证号: 联系方式:
序号 A B C
1. ○ ○ ○
2. ○ ○ ○
3. ○ ○ ○
4. ○ ○ ○
5. ○ ○ ○
6. ○ ○ ○
7. ○ ○ ○
8. ○ ○ ○
9. ○ ○ ○
10.○ ○ ○
11.○ ○ ○
12.○ ○ ○
13.○ ○ ○
14.○ ○ ○
15.○ ○ ○
16.○ ○ ○
17.○ ○ ○
18.○ ○ ○
19.○ ○ ○
20.○ ○ ○
21.○ ○ ○
22.○ ○ ○
23.○ ○ ○
24.○ ○ ○
25.○ ○ ○
26.○ ○ ○
27.○ ○ ○
28.○ ○ ○
29.○ ○ ○
30.○ ○ ○
31.○ ○ ○
32.○ ○ ○
33.○ ○ ○
34.○ ○ ○
序号 A B C
35.○ ○ ○
36.○ ○ ○
37.○ ○ ○
38.○ ○ ○
39.○ ○ ○
40.○ ○ ○
41.○ ○ ○
42.○ ○ ○
43.○ ○ ○
44.○ ○ ○
45.○ ○ ○
46.○ ○ ○
47.○ ○ ○
48.○ ○ ○
49.○ ○ ○
50.○ ○ ○
51.○ ○ ○
52.○ ○ ○
53.○ ○ ○
54.○ ○ ○
55.○ ○ ○
56.○ ○ ○
57.○ ○ ○
58.○ ○ ○
59.○ ○ ○
60.○ ○ ○
61.○ ○ ○
62.○ ○ ○
63.○ ○ ○
64.○ ○ ○
65.○ ○ ○
66.○ ○ ○
67.○ ○ ○
68.○ ○ ○
序号 A B C
69.○ ○ ○
70.○ ○ ○
71.○ ○ ○
72.○ ○ ○
73.○ ○ ○
74.○ ○ ○
75.○ ○ ○
76.○ ○ ○
77.○ ○ ○
78.○ ○ ○
79.○ ○ ○
80.○ ○ ○
81.○ ○ ○
82.○ ○ ○
83.○ ○ ○
84.○ ○ ○
85.○ ○ ○
86.○ ○ ○
87.○ ○ ○
88.○ ○ ○
89.○ ○ ○
90.○ ○ ○
91.○ ○ ○
92.○ ○ ○
93.○ ○ ○
94.○ ○ ○
95.○ ○ ○
96.○ ○ ○
97.○ ○ ○
98.○ ○ ○
99.○ ○ ○
1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