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以往自己种地的时候,一亩地一年纯利润能有七八百元钱就不错了。入社后,合作社答应一亩地一年给我们1000元承包费,比自己种地合算多了。”去年,博爱县磨头镇瞿庄村民王学才把家里的5亩地全部流转给当地一家合作社,每年转让费用5000元,他和老伴还在合作社务工,两人每月收入1400元。
近年来,博爱县以“确保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搞活使用权”为目标,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鼓励和引导农业合作社参与农村土地流转,切实加快推进农用土地向规模化经营集中,实现农村土地的规模流转。目前,在中原种植专业合作社、禾润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等30多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下,该县初步实现了“合作社带动型”的土地流转模式。
“土地不能有效利用,是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瓶颈”。博爱县依靠合作社为平台聚集土地,通过土地合作经营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该县县委书记葛探宇说。截至2010年年底,该县土地流转面积达5万亩,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13.6%。
出台奖补政策,吸引合作社参与土地流转。该县2009年5月出台了《关于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意见》规定,土地流转规模在100亩以上的,县政府每亩每年补贴200元、乡镇政府每亩每年补贴100元,有条件的村委会每亩每年补贴100元,连补2年;土地流转规模在500亩以上的,连补3年,并将争取的上级项目资金向实现土地流转的合作社倾斜,多方提供资金支持。几年来,该县财政共发放补贴资金102万元。
实行县领导定点分包制,解决土地流转中遇到的难题。该县选择10家合作社为推动土地流转的典型,分别明确1名县级领导定点分包,重点培育,并多次组织召开座谈会,了解合作社在吸引农户土地流转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今年年初以来,该县先后为10多家合作社解决流动资金短缺、个别农户不愿在规模区统一种植等问题110个,全县涌现出中原种植、禾润蔬菜、怀田蔬菜、海林葡萄、富源养殖、喜耕田农机、沁园蔬菜、双利蔬菜、苏留蔬菜、永清蔬菜等30余家吸引农户土地流转的合作社,流转土地面积1.9万亩,农户每年获得的租金和劳务费在8000元以上。
成立专家团,规范土地流转关系。该县专门成立了由农业局、林业局、司法局、县法律维权服务中心等单位人员组成的专家服务团,帮助合作社制定章程,使合作社向农户提供物资供应、技术指导、质量标准、制度规范和产品包装、加工、销售的统一服务,维护双方权益。禾润蔬菜专业合作社于2009年5月流转土地518亩,计划投资1060万元,目前已投资600万元,建设高标准日光温室60座。中原种植专业合作社在金城乡南庄村流转土地1160亩,占该村土地面积的80%。
在此基础上,该县还积极引导土地向种植大户流转、向涉农企业流转。眼下,该县以蔬菜为专业的特色村有52个,涌现出刘炳亮、杨天琪、仝近贵、王清林、李耀学、程国庆等120 多个种植大户,流转土地面积超过7000亩。绿叶食品公司与当地300多农户签订了土地流转合作协议,实行规模种植、分户管理的模式,种植香菜1600亩。目前,该县14家涉农企业实行规模种植近3000亩。
(王晓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