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李 霞 耿娟娟
槐树乡中学地处孟州市西部岭区,校园里绿树成荫、鲜花竞放,教学楼、办公楼、餐厅、宿舍楼错落有致,多媒体教室、微机室、实验室、图书室一应俱全,“班班通”屏幕上传输着名师名家的精彩讲解,孩子们一张张笑脸,像五月的花儿在蓝天下绽放得那么灿烂、那么开心。
“几年前我们还在‘窑洞’里上课,缺桌少椅,做梦也想不到今天竟拥有了美丽漂亮的新校园,还拥有了自己的电子备课室。”该校校长行建设激动地说。
近年来,孟州市大力实施标准化学校建设,多措并举均衡师资力量,为每个孩子创造公平均等的受教育机会,实现了城乡优质教育“无缝对接”,用实实在在的行动阐释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本质内涵,荣获“河南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市”称号。
加大投入,改善条件,薄弱学校 “底气十足”
“发展教育是造福子孙、利在千秋的大业。让每一个孩子受到同等教育,实现全面发展,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终极目标。我们对教育关注再多也不为过,向教育投入再大也不算多。”孟州市委书记魏超杰多次强调。
正因为此,孟州市把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作为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积极改善办学条件。2007年以来,该市结合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按照《河南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条件基本标准(试行)》要求,先后撤并农村初中11所、小学92所、教学点22个,实现了人力、物力、财力的集中高效使用。同时,投入资金1.2亿元,坚持“校舍建设统一标准,仪器器材图书统一配备,实验室统一升级,班班通全面普及”的原则,实施了校舍安全、仪器器材图书更新补充、实验室升级、现代远程教育、操场食堂改造 “五大工程”,有效改善了农村学校和城镇薄弱学校办学条件,缩小了城乡、校际差距。
2008年,孟州市一次性投入1000余万元,将一所当时生源不足、资源闲置的民办学校整体收购,成立了韩愈小学,并按省一类标准配备教学仪器设施,统一调配教师,当年就新增25个教学班,有效缓解了城区小学大班额问题,赢得了学生家长的广泛赞誉。
城乡互动,全员培训,教师队伍“活力十足”
据统计,孟州现有教师近3000人,其中三分之二在农村任教。如何全面提升农村教师队伍素质,拉近城乡师资差距?
该市组织全体教研员深入农村学校以“蹲点”的方式“定”在一校,听课评课,参与研究,推进农村学校校本教研。广泛开展送教下乡活动,定期组织城区优秀骨干教师送课下乡,把新理念、新教法用最直观的方式送到农村学校。通过开展支教活动,陆续安排94名城镇骨干教师到赵和、槐树等岭区偏远薄弱学校支教,为农村学校送去新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管理模式和教学精神。实行城区学校和农村学校结对帮扶,以捆绑管理、统一考核的模式,建立学校发展共同体,实现帮扶双方学校理念共享、资源共享、管理共享。将近年招聘的437名高学历年轻教师,全部补充到农村学校任教,为农村学校带去生机活力。坚持实行教师继续教育“零培训费制度”,极大地激发了教师继续学习的热情。近年已有139名省级、323名市级农村骨干教师远赴上海师范大学、河师大、信阳师院等高校学习,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为彻底遏制择校风,孟州采取了疏堵结合的办法。实行 “分配生”政策,将省市示范性高中招生指标的60%按比例全部分配到各初中,并向薄弱学校和农村学校适当倾斜。严把招生关口,实行义务教育划片招生、就近入学制度,严格学籍管理,严禁跨区域招生。实行均衡师资、均衡编班制度,各校依照招生名单,根据学生性别比例,将新生均衡分配到各个班级,依据任课教师的业务水平、年龄结构等情况,合理搭配,均衡配置。
这些举措让孟州的教师队伍血脉畅通,筋骨强壮,充满活力,城乡、校际师资力量趋于均衡。
全民行动,关注弱势,学龄儿童“幸福十足”
“我是个不幸的孩子,爸爸出车祸走了,妈妈改嫁了,我靠身有残疾的爷爷、奶奶给人糊花圈生活,我真担心不能上学了。儿童节那天,市委书记伯伯找到我,给了我300元钱,鼓励我好好学习。我高兴极了,突然间觉得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孩子。”这是孟州市城伯镇城伯村晓晓(化名)同学记在日记里的一段话,也是孟州实施“留守儿童关爱行动”中的一个细节。
从2007年起孟州实施“留守儿童关爱行动”,成立了以市委书记任组长的“留守儿童关爱行动”领导小组,召开了关爱留守儿童献爱心现场会,市领导和各乡镇办事处、局委主要负责同志每人认领资助一名留守儿童。市教育局组织教师担当代理父母,动员有条件的学生与“留守儿童”结对帮扶,“关爱行动”让留守孩子在校暖了心,家长在外安了心。
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困而辍学。孟州市从2008年春季开始就同步免除城区和农村中小学杂费和书本费,比国家规定时间提前一个学期;设立“孟州市扶困助学基金”,累计为223名家庭困难高中生发放扶困助学金;全市912名外来人员子女全部就近到公办学校就读,并享有同等待遇;2007年起对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实行全免费教育,同时大力开展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残疾儿童入学率达95%,被确定为“国家开展随班就读工作支持保障体系实验单位”。
如今,走进孟州的校园,看到的是生龙活虎、意气风发的学生,听到的是琅琅书声、欢声笑语,感受到的是生机勃发、和谐发展。“我们要用更加坚定的信念和坚实的步履,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继续推进教育的均衡发展!”孟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刘文年信心十足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