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焦作青年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导读
我市将启动网络儿童节
把高考当成人生特别节日
一切OK!
酒驾与爆炸的西瓜
哪个更危险
中欧青年创业论坛
在布鲁塞尔举行
我市首部大学生原创电影《对不起,没关系》公映
百所高校大学生
在宁海寻访徐霞客足迹
因高中生举牌反对
广州调整地铁改造计划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1年5月2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国家语委发布2010年语言生活状况报告
新词语时代来临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在欣欣向荣的社会里,新词语必定是热门。”日前,在由教育部、国家语委举办的2010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会上,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李宇明说。

  这是教育部、国家语委第六次向社会发布年度语言生活状况报告。

  现代社会,互联网技术发展迅猛,资讯信息过载,人们越来越偏爱采用词媒体、热字、流行语及微博等方式,来浓缩传递海量信息。

  他举例说,2010年堪称中国的“微博元年”,围绕微博产生了一系列词语。“微博控”们运用微博体,写微小说,看微喜剧,读微新闻,进行微访;面临毕业的学生投递“微简历”;网络冲浪高手注册“微域名”,相恋的人们写着“微情书”。生活在“微时代”的人们在经历着由微博引发的传递方式、生活方式、社会生态等方面的“微革命”。

  网络时代改变了传统的大众传播模式,人们走进了一个不再设有严格意义的“把关人”的“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成了语言创造者,都成了“造词家”。新词语从没有像今天这样活泼。

  2010年度国家监测语料库中提取出新词语500条。

  除了2009年持续的“被××”、“楼××”、“××门”、“××族”外,2010年“××姐”、“××哥”、“××帝”、“××体”以及由微博衍生出的“微××”特别活跃。

  同时,各种传媒通过热词、热字、流行语来盘点一年的重大社会生活的做法也愈演愈烈。2010年11月10日,“给力”一词在《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标题中使用,引发舆论震撼。用词语来记录历史、描述社会、反映生活,已成为这个时代的特征。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中文互动百科将自己的网站定位为“词媒体”。

  (据新华网)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山阳路56号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3924268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