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陟农场,一望无际的绿色麦田,像绒厚的地毯被阡陌纵横的田间硬化道路切割成块块方阵;大粮仓、奶牛场、科技楼、小杂粮加工厂等设施分布厂区;从一排排职工连体别墅中传出悠扬欢快的乐声;新建的游园假山、红亭绿廊,构筑成一幅幅优美宜人的画卷……。
置身这里,空气是那么的甜润清新,呼吸是那么的自由酣畅。真乃紫云缭绕,灵福仙境。
这一切,正是武陟农场坚持科学发展,实现转型升级带来的巨大变化。
转型一:重效益,夯实发展基础
武陟农场是武陟县仅有的一家国有农垦企业,位于我县西部边陲。该厂始建于1958年,现有耕地面积2580亩,在职职工243人。很长时期以来,该农场一直靠种地打粮维持生计,效益不好年份,一度出现过人心涣散、职工调离的局面。
为彻底改变这一状况,近年来,该农场领导班子,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制定了“工业强场、种业兴场、项目助场、畜牧富场”的工作思路,从抓效益入手,夯实现代化农业基础,并逐步打造出一个多业并举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企业。
农场的种植业主要以繁育小麦种子为主,种子公司配套设备齐全,有大型国标粮仓6座,高标准晒场4万平方米,有10多台大中型小麦种子收割精选加工设备。2006年该农场组建了豫北地区第一家农民种业合作社——焦作市金农种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以此为龙头辐射带动周边乡村共同发展,将种子基地扩大到15000亩,年生产种子500万公斤以上,实现产值1400多万元,成为黄淮海地区著名的小麦种子繁育基地。
在此基础上,该农场实施多种经营,投资建设了康泰奶牛场,被河南省发改委确定为黄河滩区绿色奶源带项目基础奶牛场之一。目前存栏奶牛400多头,吸引了洛阳、三门峡、西安等地的养殖户纷纷入驻,日产鲜奶3吨左右,年产值800多万元,直接供给蒙牛(焦作)有限公司,成为焦作地区最大的奶源供应商之一。
此外,该农场还先后上了小杂粮加工厂、塑料加工厂等企业,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夯实了发展基础。
转型二:重科技,加速发展步伐
武陟农场坚持走科技兴农之路,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在麦田套种冬瓜、萝卜,实现了一年三熟。种子产业是提高经济效益的主要增长点,武陟农场与河南农科院大众种业公司合作繁育的高科技高产优质小麦良种——众麦,是黄淮海冬小麦种植区主打品种;与丰得康种业公司合作,在农场搞了100亩小麦种子科技示范田,试验高产品种26种,成为武陟乃至焦作市的“小麦博物院”;与周麦专家郑天存合作在农场搞了3000亩良种繁育田,连年获得市科技局荣誉。为了解决科研方面遇到的困难,今年农场投资100多万元,修建了1400平方米的科技楼,并准备申报焦作市高科技小麦繁育中心。
种子产业由弱变强,由小变大,按照“挂靠大公司、依靠大基地、发展大种业”的发展思路,经济效益逐年提高。目前已带动2个乡,6个村,15000亩土地种植优质麦种,每年为周边乡村农民增收100多万元,企业增了效,农民得实惠,受到了周边乡村干部群众的一致拥护和支持。
在抓好种子主业的同时,农场还上了工业项目。今年年初以来,场里投资200万元新上了一个塑件电子科技项目,目前产品已销售到温县、开封等地。
转型三:重生态,提升发展档次
沼气开关一打开,旺旺的火苗窜出来,很快一壶热水就烧开了。这是笔者日前在农场工人张立山的家里看到的景象。目前,在武陟农场居住的干部工人已经全部用上了本场生产的沼气。
在发展过程中,武陟农场领导高瞻远瞩,充分利用农场生态环境优越、远离城市闹区的独特优势,倾力打造集生态、旅游、休闲于一体的特色农业,进一步拓展农垦企业所蕴藏的资源优势。农场投资修建大型沼气供应站一个,既有效利用了奶牛粪便和农作物秸秆,解决了本场干部工人生活用气问题,又把沼液作为一种优质、高效的有机肥供农作物使用,实现了循环利用;投资50多万元,对田间生产道路进行了硬化、绿化,还投资150万元,建设高标准环场道路,共硬化3公里,为发展旅游观光农业奠定了基础。目前,农场正在规划建设休闲娱乐中心,为下步发展作准备。
转型四:重和谐,确保持续发展
“2011年感动农场人物” 申喜梅,病危期间,仍要求将农场送的慰问金给更困难的职工;“2011年农场产业结构调整奖”获得者耙建平,曾因居住地地基问题和邻居发生很大争议,场长薛金永多次与所在村的村委会、乡镇领导商议,最终解决这一难题,从而为耙建平创业获奖打下了扎实基础......在武陟农场这样的感人事迹处处可见。
武陟农场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民生。农场制订了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和机制,场领导班子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身作则,带头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做到场里财务公开、投资规范。为弘扬正气,增强集体主义观念,场领导关心每个干部工人,有病住院要去看望,子女考上大学的,资助2000-5000元,年节慰问困难户,并每年评选年度感动农场人物、调整产业结构标兵,致富标兵等。场里为本场干部工人足额上缴了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各项保险金,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投资150万元,建筑了3500平方米的职工住房,解决了职工住房难的问题;投资160多万元,打一眼120米的深水井,修建了一个大型沼气供应站,解决了干部工人吃水、用气问题;投资120万元,大力实施水利工程,新修排灌水闸一座,新打机井25眼,配套64眼,形成了一个自流灌溉和井灌相结合的水利格局;投资10万元,配备各种体育运动器材,为广大干部工人提供了锻炼、运动、娱乐的好场所。
目前,武陟农场实现年产值2500万元,被省级有关单位命名为“河南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河南省农业标准化示范种植基地”、“河南省现代农垦示范场”。近年来,武陟农场无上访、无刑事案件,干部工人安居乐业,和睦友善,以人为本、严肃活泼、和谐奋进的农垦文化已见雏形。
务实夯实基础,转型铺就未来。今年武陟农场将继续改造老旧住宅,计划投资500万元,扩建10000平方米的职工住宅小区;计划开通农场到焦西公路的连接通道,建设乡村大超市、西部洗浴中心,服务周围群众,打造具有独特魅力的现代化农垦生态城镇,并计划在“十二五”期间将繁育高科技小麦种子田发展到50000亩。
(冯振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