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为了落实总书记的嘱托
关于加快焦作新区建设的决定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1年5月2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了落实总书记的嘱托
--写在河南平安众
  图为平安种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吕平安(左一),温县县委书记魏曰高(右二),温县县委副书记、县长李英杰(右一)陪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科院副院长刘旭(左二)在平安8号高产攻关田观摩小麦。 本报记者 杨仕智 摄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5月21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科院副院长刘旭(前排左六),省科技厅副厅长马世民(前排右五),省农科院院长马万杰(前排左五),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郭天财(前排左三),省农业厅总农艺师王军茂(前排左四),省政府参事、省科技厅总农艺师王志和(前排右四),省政府参事、省种子管理站站长毛景英(前排左二),河南农业大学副校长谭金芳(前排右三),焦作市副市长乔学达(前排右六),温县县委书记魏曰高(前排右二),温县县委副书记、县长李英杰(前排左一),平安种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吕平安(前排右一)参加河南平安种业院士工作站揭牌仪式。 本报记者 杨仕智 摄

  5月21日,对于平安种业来说是个不寻常的日子。

  这一天,平安种业与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旭及其科研团队联手组建的“河南平安种业院士工作站”成功揭牌。

  这是我省首家民营种业科技企业院士工作站,它的诞生,既是平安种业发展历程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又是我省民营种业企业发展上的一件具有重要意义的大事,更是平安人为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希望培育更多更好新品种,为国家作出更大贡献!”指示精神而结出的丰硕成果,对促进我市种业发展河南粮食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河南平安种业有限公司是集小麦、玉米新品种培育、繁殖、推广、科研项目于一体的种子企业,它始建于2004年,是由著名农民育种家吕平安发起创建的。8年来,永不满足,不断追求超越的平安人胸怀国家粮食安全大局,勤奋耕耘,为国家粮食安全、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作出了重要贡献。河南平安种业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民营种子企业一跃成为焦作地区规模最大的种业“旗舰型”龙头、河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中国农科院作物所小麦育种合作单位、中国科学院转基因小麦合作单位、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验基地、河南农业大学和河南农科院生物所合作单位。

  一连串数字见证了该公司奇迹般地崛起:先后培育出15个小麦高产优质新品种(系),其中,豫麦49、平安6号通过国家审定;自繁和联繁小麦原种生产面积达25万亩,培育的8号、9号、10号、11号小麦新品种正在参加国家、省小麦预试和区试;平安系列小麦品种连续16年在黄淮麦区成为主要当家品种,推广面积连续7年在河南省突破1000万亩,连续9年作为国家黄淮麦区南片和河南省区域试验的对照品种;新品种累计推广面积达1.29亿亩,增产小麦76.8亿元公斤,创社会效益118.4亿元。

  “科技创新是一个企业的生命,没有科技创新,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就没有竞争力。”吕平安说,“透视平安种业的发展轨迹,我们依靠的就是科技创新。”

  近年来,平安种业先后与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河南农大等众多科研院所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特别是2008年5月,平安种业联合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立了全省首家省级小麦民营企业科研机构——河南省豫安小麦研究所、国麦中心温县科研工作站。由此,平安种业正式加盟小麦科研“国家队”。

  在平安种业的“荣誉簿”上,一个个标志着公司发展和小麦育种、粮食高产创建工作重大进展的年度大事件数不胜数。

  2004年7月,河南省召开“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河南课题实施工作会议,决定将技术含金量高的15亩连片超高产攻关田和万亩核心试验区建设的任务交给平安种业。

  2006年6月5日,国家粮丰工程验收专家组组长李振声院士带领专家组来到温县祥云镇,在公证人员的监督下,对15亩豫麦49—198小麦进行实打验收。农业部种植业专家组组长魏义章当场宣布: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在温县设置的15亩豫麦49—198小麦超高产攻关田,平均亩产达到717.2公斤。这项成果创造了我国黄淮、长江、北方三大冬麦区15亩连片小麦平均单产的历史最高纪录。

  2007年,平安种业承担河南省超级小麦育种项目,1032亩连片平安3号小麦平均亩产655.8公斤,创全国千亩以上规模小麦亩产的最高纪录。承担国家粮丰工程万亩核心区建设项目,平均亩产小麦618公斤。

  2008年,平安种业承担农业部粮食高产创建活动万亩示范区项目,2.46万亩小麦平均亩产606公斤,创我国相同面积小麦平均亩产新高。为此,郭天财教授欣喜地指出:“两万多亩连片平均亩产突破600公斤,这在我国小麦生产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

  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突出贡献的平安人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尊重,该公司董事长、高级农艺师、小麦新品种生产试验专家组成员、著名育种专家,河南省劳动模范,连续从事作物育种、栽培40多年的吕平安先后两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2008年9月8日,胡锦涛总书记亲临该公司视察时紧紧握住吕平安的手勉励他说:“希望你培育出更多更好新品种,为国家作出更大贡献!”2010年1月11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吕平安再次受到胡锦涛、温家宝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这是国家给予平安种业的最高褒奖。

  为了落实总书记的嘱托、为了国家粮食安全、为了河南粮食生产、为了农民富裕,平安人又开始了新的征程。

  平安种业经过多年的发展,虽然已经成为一个“品种产权多、创新能力强、社会贡献大、业界声誉好”的现代种子企业。但是,同样仍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

  近几年,我国种业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种子经营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一方面,国外“美国先锋”、“美国孟山都”等“种业巨头”从我国东北、广西登陆,纷纷抢滩种业市场、进行网络布局和市场开发,对我国民族种业形成了南北夹击之势,构成了严重威胁。另一方面,国内种业市场也是群雄竞起,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大举进军种业,国有、民营、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纷纷组建种子科研机构和种子经营企业,国内种业步入了如诸侯割据的“战国时代”,纷争种子产业这块“蛋糕”。

  种业是我国基础性、战略性的核心产业,是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为确保我国种业健康发展,今年4月份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新时期指导我国农作物种业的纲领性文件。《意见》中明确了种子企业是商业化育种的主体,是种业发展的主体。《意见》中还提出了要构建以产业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基地为依托、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农作物种业体系,全面提升我国农作物种业发展水平。

  《意见》的出台,是我国农作物种业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我国农作物种业将步入产业升级的新阶段。诚然,这对平安种业来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错失一次机遇,就等于落后一个时代。目前,摆在平安种业面前的路只有一条,要想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国内种业市场立稳脚跟,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就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尽快做大做强,提高核心竞争力,增强抗风浪能力。

  平安种业的决策者们在准确研判国内外种业发展形势的基础上,放眼我国种业发展的未来,科学地作出了“以服务国家粮食安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实现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科技创新、育种研发为立业之本,以加快推广新品种和技术服务为核心竞争手段,以立足河南、抢占黄淮海种业市场为重点,把企业尽快打造成“中原种业航母”的战略构想。

  平安种业的“掌门人”吕平安多次进京拜会中国工程院刘旭院士商议联手打造河南平安种业院士工作站事宜。平安种业的实力和社会信誉赢得了刘旭院士的认可。几经商议,与平安种业联手组成了由4名院士和多名专家教授组成的河南平安种业院士工作站,并报河南科技厅获批。

  在挑战和压力面前,吕平安和他的团队毫不畏惧,他说,我国种业发展的春天来了。《意见》把良种培育、科技创新和种子产业化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明确提出要大力培育和扶持大型种子繁育、生产、加工、经营为一体的种子产业化龙头,这对平安种业来说,无疑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要努力办成三件事:第一,依托院士工作站,实现产学研结合,利用国家优良种子资源和先进育种技术,促进超级小麦育种新突破。第二,实施人才引进战略,促进公司整体水平全面提升。第三,强化项目建设,积极争取国家、省重大农业科研攻关项目,为温县农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整合县内农业科研生产资源,扩大种子生产规模,为农民增收创造更多的机会。我们的目标是:力争在2~3年内,将公司打造成“育种能力强、生产加工技术先进、市场营销网络健全、技术服务到位的育、繁、推一体化的农作物种业集团,争取早日上市,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更大的贡献。

  “这个目标一定能够实现。吕平安对此充满信心。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山阳路56号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3924268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