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中国·世界 上一版3  4下一版
要闻简报
塔利班领导人奥马尔“失踪”?
克罗地亚举办国际骑士节
洪湖湿地遭70年一遇大旱
塔利班袭击巴基斯坦海军基地
韩美空军举行大规模联合演习
洪都拉斯现任总统和前总统
签署和解协议
奥马尔简历
长江中下游旱区“干渴”持续
延伸阅读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1年5月2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延伸阅读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准新娘身份证遭冒用  异地“被已婚”5年

 

准新娘身份证遭冒用 异地“被已婚”5年

 

婚期临近,“已婚”未解决,小陈一筹莫展

她称,没去过晋江,却被告知在那登记结过婚;来回奔波于龙岩、诏安、晋江三地,事情仍未解决,而婚期临近。

东南网-海峡都市报5月23日讯 3月订婚、4月领证、7月结婚,漳州诏安姑娘小陈正按照计划,一步步迈向婚姻的殿堂。然而,上天却跟这对新人开了一个玩笑——小陈跟未婚夫、龙岩人小詹去龙岩民政局办理结婚证时,被工作人员告知,电脑上小陈的个人信息显示,小陈5年前在晋江已跟人登记结婚。

一下子,两个对婚姻满怀憧憬的人跌入失望的谷底,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小陈坚称自己以前从未去过晋江,身份证也未丢失过,小詹也力挺未婚妻,陪着小陈奔波于龙岩、诏安、晋江三地。经过核实,他们自己确定,在晋江与人结婚的并不是小陈,但截至昨日,他们仍没有得到民政、公安部门一个具体解决问题的方法。眼看结婚的日子一天天近了,小陈和小詹的心越来越急。

郁闷欢喜办结婚证 却被告知“已婚”

小陈和小詹于2008年底相爱,经过3年多的爱情跋涉后,今年4月,他们决定携手迈入婚姻殿堂,将于7月4日完婚。4月19日上午,小陈跟着小詹来到龙岩市民政局,办理结婚证登记。

在拍完结婚照准备办结婚证时,小陈碰到麻烦了。民政局工作人员在刷过小陈的身份证,核对个人信息时发现,2006年6月30日,小陈与一个29岁的晋江男子洪某结过婚,登记地点在晋江英林镇,登记的姓名、身份证号、家庭地址、出生年月日,与小陈的一模一样。工作人员告知,由于小陈在民政部门网络系统里已登记结婚,他们无法为她办理结婚证,否则视为重婚。

蹊跷自称没去过晋江 怎会跟陌生人结婚

小陈很纳闷,以前用身份证办医保、社保,都没有出现异常,这次怎么会这样?

“真是非常郁闷,我都满心欢喜准备要结婚了,现在突然说我已经跟别人结过婚,真是冤枉!我以前从来没有去过晋江,怎么会跟一个陌生人登记结婚了。”小陈和小詹都很郁闷,领不了结婚证就结不了婚,办不了准生证,这要怎么跟亲戚朋友解释?

龙岩民政局工作人员告诉小陈,最好回诏安公安局查查,究竟是怎么回事?4月20日,小陈在小詹的陪同下回到诏安老家,找到当地派出所核实,发现自己的身份证没有问题。“身份证号、相片都是我本人,没有跟别人有重复的,最后他们还打了一张证明给我们,让我们去晋江民政局看看,是否是那边弄错了。”小陈说,当时就怀疑自己的个人信息被泄露,被别人盗用。

发现结婚照上非本人 签名笔迹也不一样

当天,小陈和小詹立即赶到晋江,找到晋江市民政局,工作人员拿出小陈2006年“结婚”时的原始登记档案查看。“除了身份证、结婚照上的照片不是我本人外,所有的个人信息跟我一模一样。”小陈说,工作人员让她写自己的名字,和2006年登记结婚的签名核对笔迹,发现也不一样。

小陈说,晋江民政局工作人员拿出2006年的结婚照时,她就觉得有点眼熟,那个以她名义跟人结婚的女子,有点像她的堂妹,她跑回诏安一查,发现两个堂姐妹均是嫁给诏安当地人,从未有过与晋江人通婚的历史,自然不可能是照片中的新娘子。

“我可以肯定,我们看到的结婚照上那个女人,不是我未婚妻,完全是两个模样,但其他的信息都是一样的。”小詹说,他完全相信自己的未婚妻,尽管承担着极大的压力,他还是力挺小陈找到原因,还自己一个清白,让他们可以早日完婚。

难题事情还没解决 新人“等不起”

“还好我未婚夫相信我,他要是不相信我,我们指不定就要分手了,那就闹大了。”眼看着结婚的日子一天天临近,可领结婚证的日子却遥遥无期,小陈说,现在的日子只能用煎熬来形容,“我们7月4日就要结婚,如果在这个期限内还不处理,那我们怎么办?父母、朋友都很担心!这种事情又不是什么好事情,怎么会发生在我们身上,真的很糟糕”。

“我爸爸高高兴兴要娶个儿媳妇,突然听到这个,老人会怎么想,天天打电话,问事情到底是不是真的。”1个多月来,小詹也感到自己的压力空前巨大,“我们实在是等不起”。

后来,晋江民政局工作人员建议,小陈回原籍报案,但在诏安当地派出所报案做完笔录后,诏安警方又建议小陈到晋江事发地派出所报案,“他说毕竟我当时的‘登记结婚’地是晋江”。最后,小陈和小詹又向晋江警方报案,但1个多月过去了,晋江警方只回复一次,“晋江的派出所说,那个用我身份登记结婚的女人,在登记后的第二天就跑了”。之后,小陈和小詹没有收到过半点信息,奔波了1个多月,只是想拥有一个“完整”的婚姻,但现实却让这对新人举步维艰。

记者从诏安警方获悉,由于当事人是在晋江“登记结婚”的,案发地在晋江,他们无法立案调查,但曾发函给晋江警方,建议当地警方立案调查,他们也跟晋江警方核实过,当年登记结婚的人,的确在登记后的第二天跑了。

律师建议当事人提请行政诉讼

福建省三和律师事务所律师吴文都称,针对小陈碰到的事情,晋江警方应该及时立案侦查,同时将调查结果告之晋江民政部门,如果确实是有人冒用小陈的个人信息与他人结婚,民政部门应该及时撤销错误核发的结婚证,这样小陈和小詹就可以顺理成章地领证。

“不论是龙岩、晋江民政局,还是公安部门,当事人有质疑,部门完全有责任去调查,不能让我们小老百姓到处去调查。”吴律师建议小陈,可以向法院提请行政诉讼。

 

相关报道>>>

身份证遭冒用 诏安女孩晋江“结婚”5年

 

转播到腾讯微博
准新娘身份证遭冒用 异地“被已婚”5年

 

小陈2006年“被结婚”的照片并不是她本人

早报讯(林泽贵 文/图)结婚证照片不是她的,名字、身份证号码、户籍地址等都是她的受害人已向晋江、诏安两地警方反映此事,警方正着手调查

跟未婚夫到民政局去登记结婚,结果身份信息一输入,电脑显示,2006年她在泉州晋江登记结婚了!漳州诏安未婚女小陈近日碰上这样一件郁闷事,她说虽然没有引起未婚夫及准公婆的误会,但问题是她现在根本无法跟男友结婚。

目前,小陈已向诏安、晋江两地警方反映此事。记者昨天了解到,晋江警方正着手调查此事。

 

跟男友办登记

发现“被已婚”

昨天下午,记者在漳州市区见到小陈,经营一家油漆店的她坐在沙发上,看上去一脸疲惫。

“都是‘被结婚’把我弄成这样的。”小陈说,她是诏安南诏人,今年27岁。今年3月30日,小陈订婚了,她和未婚夫恋爱2年多,双方父母一直想早点抱孙子,两人便决定早点结婚。

4月份,小陈跟未婚夫詹先生特地从漳州赶回龙岩新罗区民政局登记结婚。当工作人员输入她的身份信息后,电脑系统显示,早在2006年6月30日,她就在晋江英林镇跟另外一名男子登记结婚了。

“我当场就懵了,都不知道怎么跟身边的未婚夫解释!”小陈说,电脑系统显示,女方的名字、身份证号码、户籍地址等虽然跟她的完全一样,但结婚照的头像却是另一个女人。

小陈说,民政局工作人员说可能是身份证重号了,让她回户籍地诏安找派出所帮忙查询一下。结果,派出所给出的户籍证明显示,她的身份信息没有任何问题。

从没到过晋江

两地警方正调查

4月21日和4月22日,小陈分别向诏安南诏、晋江英林两地派出所反映此事,并通过晋江当地民政部门调取了2006年“她”的结婚档案。

昨天,记者从小陈提供的一份材料看到,2006年6月30日,“小陈”与晋江英林镇陈山村一名姓洪的34岁男子“被登记结婚”,婚姻证件字号为“闽晋政民结10604186”。不过,照片上显示的女方头像不是小陈本人。

小陈说,她从来没有丢失过身份证,也没有到过晋江英林镇,不知道自己的身份信息为何会被冒用。

小陈的朋友说,目前小陈很尴尬,不但无法跟未婚夫登记结婚,事情要是传出去,可能还会有人误解她生活作风有问题。

小陈说,自己向诏安和晋江两地派出所反映一个月了,目前事情没有任何进展,“诏安这边的派出所说晋江方面已经立案了”。

昨天下午,记者联系晋江英林派出所,值班人员说今天再帮忙查查看,“我们会尽力帮忙解决”。

律师说法

可申请撤销“登记”

对于小陈的遭遇,漳州一家律师事务所律师曾晓明认为,从目前派出所提供的户籍证明来看,2006年“小陈”的登记结婚因为主体身份的虚假当然无效,小陈可以向晋江当地民政部门要求对此认定无效,并撤销当时的“登记”。职能部门监管失察的后果,不应让无过错的公民来承担。

曾律师说,如果民政部门不主动撤销,并以此来作为拒绝或者暂缓为小陈二人登记的理由,从而损害想结婚的小陈的合法申请,小陈可直接提起行政诉讼,以行政不作为要求法院判令民政部门给予依法婚姻登记。至于该事件背后的渎职人员,纪检部门应给予严查。

 

  32岁男子沉迷网游十年离世  临终称真有意思

天门妇女孙国香和她因沉迷网游而重病缠身的儿子王刚(资料图 5月10日)

天门妇女孙国香和她因沉迷网游而重病缠身的儿子王刚(资料图 5月10日)


病重的王刚(资料图 5月10日)

病重的王刚(资料图 5月10日)
十年前的王刚 本报记者戈昊怡摄
十年前的王刚 本报记者戈昊怡摄
图为:王刚就是从这个家门里走出来的,但他回来时已经病入膏肓
图为:王刚就是从这个家门里走出来的,但他回来时已经病入膏肓

  正当不少网友和读者还在为他的命运牵挂不已积极捐款时,5月15日晚10时53分,这位在武汉游戏人生10年的青年王刚(本报曾予报道),在天门拖市镇张丰村二组家中悄然离世,不满32岁。离开人世时,除去两张不知道密码的银行卡,他留下的是20多个网络游戏“地下城与勇士”账号。

  在家里度过最后七天

  昨日下午5点多,记者来到王刚家中时,王刚的遗体已经火化,亲友和同村的乡亲们正围在他家门前,安慰王刚的父母。因为连日操劳和伤心过度,王刚的母亲孙国香已卧床不起,正在家中输液。

  从5月8日被一辆救护车送回离别了10年的家,到15日晚去世,王刚在病痛中走完了人生的最后7天。昨日,王刚的父亲王道洪回忆起这7个昼夜的点点滴滴,仍然难掩心中的悲痛:“太长了,感觉这一个星期,比找王刚的10年都要长,都要难熬。”

  回到家后,王刚只能侧躺着蜷缩在床上。王道洪说,如果平躺下来,王刚就总是喊胸疼,只有保持侧躺,才能让其受损严重的肺部减少一点压迫,缓解一下痛苦。因为肺病严重,王刚连正常的呼吸都很费力,经常需要借助氧气袋。

  王刚的姑姑说,他每天只能吃一点流食,如牛奶、稀饭,一次只能吃小半碗,即使在稀饭里加一点青菜叶,也需要煮得透烂,因为重病缠身的王刚,已经几乎没有咀嚼食物的力气。即使是这样,吃饭和喝水这些健康人不费吹灰之力的事情,王刚做起来也很困难,他经常会在用吸管喝水的时候,喘得上气不接下气。

  连日操劳致母亲病倒

  从天门市人民医院出院时,医生曾向王道洪推荐过荆州市结核病医院。在网友、热心读者和王刚的大学同学的帮助下,筹到了几千元钱的王道洪,于5月13日租了一辆车,将儿子送到了荆州。专家进行了详细的检查和会诊后,告诉王道洪:王刚的病情十分严重,身体十分虚弱,治疗的成功率已经很小。

  伤心的王道洪当晚就带着儿子回到了家中。连日的操劳,已经让王刚的母亲病倒了,而两位老人还要拖着疲惫的身体,照料在死亡线上挣扎的儿子,那几天,记者和他取得联系时,王道洪总是说:“太累了,几乎是身心俱疲。”

  临终说了句“真有意思”

  就在王道洪还在为儿子的病情操劳、忧虑的时候,王刚的生命正在悄然走向终点。15日下午,王道洪突然发现,一直习惯侧躺在床上的王刚,突然平躺了过来,而且没有像以前那样喊疼。他问儿子“疼不疼”,儿子却只“嗯嗯啊啊”了几声,没有回答。王道洪心里有了一丝不祥的预感,上前给王刚翻身,却发现他已经不像以前那样,竭尽全力配合自己的动作了。到了晚上,王刚开始说胡话,王道洪记得,儿子说了一句“真有意思”,他问儿子是什么有意思,回答是“你不会知道的”,之后的话,就已经含糊不清,难以分辨了。

  15日晚10时53分,王刚的心跳停止。这时,离他32岁的生日(农历十月十七),还有将近半年的时间。

  关爱

  大学同学为他捐款治病

  家里接到100多个慰问电话

  回忆起这7天,王道洪经常提到的一个词就是“累”,不过,一些问候的电话和短信,让他感受到了来自社会的关爱。

  在5月10日本报关于王刚的报道见报的当天,王刚的父亲王道洪就接到了100多个电话,不仅有市民表示关切和慰问,其中至少5位市民表达了捐赠的意愿。王刚一位在武汉的大学同学,和在南方沿海省份的多位同学联系,为王刚筹集了五六千元的捐款,王道洪得以带儿子去荆州治疗。拖市镇张丰村二组的乡亲们,在自己并不富裕的情况下,也为王刚捐款1000多元。

  王道洪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知道儿子这10年在武汉到底是如何度过的。他曾经试着和儿子好好谈一次心,但是王刚总是说不了两句话就开始喘息,表达不了完整的意思。

  王道洪说,王刚回家后曾经表示过后悔,他曾经两次想给家里写信,告诉父母自己在武汉的情况,想回家,但是两次都在写到一半的时候写不下去,最后将信纸撕碎丢进了垃圾箱。王道洪找到他时,王刚身上几乎没有任何东西,甚至连两件衣服,都是救助站的工作人员帮忙买的。

  而王刚的三舅在伤心之余,更担心的是其他正在沉迷于网游中的孩子。他说,就在附近的张港镇,每到周末双休的时候,网吧里就挤满了上小学的孩子,去晚了甚至会没有地方。“警方查过,但是关了又开,就像在躲猫猫。”

  唏嘘

  “这些账号就是摇钱树”

  王刚至死未说出游戏账号密码

  王刚被葬到了村里的墓地里。一块墓碑,记录的是这个年轻生命最后的归宿之地。

  记者在王刚家看到,在武汉的10年里,他没有留下一张照片,家里能找到的他最后的照片,是上高中时他在天门中学的留影,再往后,就是本报记者5月9日在天门市人民医院病房里拍到的他和母亲在一起的照片。

  王道洪说,家里几乎没有留下儿子的任何物品,大学时的课本,他一直没有带回来;身份证也丢失了,而且在派出所里查不到换证的记录;剩下两张银行卡,不知道密码,没有身份证也不能挂失;剩下来的东西,就是20多个游戏账号。

  曾有人发短信,要求购买这些账号,王道洪也想为儿子治病筹点钱,但他和儿子商量时,却当场被拒绝。儿子尽管讲话都艰难,但还是坚决地说了一句话:“这些账号就是摇钱树!”

  王道洪说,儿子把这些账号看得非常珍贵,一直到最后都没有透露过密码等信息。而现在,随着王刚的去世,这些游戏账号,也成为了被尘封的“遗产”。没有人知道如何启用它们,而且王道洪自己,也不清楚这些账号到底有什么用处,即使在记者跟他做了详细的解释之后,他还是表示,现在已经没有必要再去处理这些账号了。

  本人短暂自述、网友唏嘘回忆

  还原王刚十年“游戏人生”

  楚天都市报讯 首席记者钟楠 本报记者陈倩 戈昊怡

  “游戏终究是游戏,不要沉迷其中,除非你本身就是一段数据……”——网友“龙鳞の伤”

  王刚走了,带着十年“游戏人生”的伤痛。

  十年,对于未满32岁的他来说,占到他人生三分之一的历程。而这十年,又恰恰是他人生中本应最为美好的青春年华。这十年,他究竟怎样度过?他是怎样一步步滑入“网游”的深渊无法自拔,最后一病不起?这是我们,也是无数读者一直关心的问题。

  回家之后,一直处于病危中的他,连呼吸都很困难,不能,也不愿详细说起自己的经历。连日来,记者一直在不断追寻,至昨日,终于通过他本人的短暂自述,家人回忆,网友介绍等方式,大致拼接出了他这十年的人生经历。

  他看起来曾很健康

  网友“宁不空”在网帖中称,2005年左右,他在一个“游戏论坛”中与王刚相识,当时王是一个游戏论坛的管理员,是“三国战纪”高手。

  根据王刚本人的回忆,他因沉迷网游,2001年从武汉某大学肄业后,短暂归家,后又返回武汉,因为找工作不顺,身上所带数百元花光,沦落到找昔日同窗借钱度日的地步。2002年春节,他竟然在母校一寝室中度过。因为心理压力巨大,他不愿也害怕和家人联系。

  从2002年起,他在天门一老乡的介绍下,开始在华中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周边,以收购旧书为业,收入微薄,仅够勉强度日,这种状况一直维持到2006年,持续了4年之久。

  在此期间,他经常出入这些高校周边的游戏厅和网吧,将大量时间放在了一个名为“三国战纪”的网络游戏上。

  2006年—2008年,王刚在卓刀泉附近一个游戏厅打工。网友“林间小盗”2006年通过游戏论坛与王刚成为好友,经常相约见面。“林间小盗”回忆,那时的王刚身体看起来还很健康,腼腆内向,两人见面,除了谈论游戏之外,王不愿意谈论其他的话题,也很少提起自己的经历。

  他为游戏与好友断交

  有一件小事,让“林间小盗”记忆深刻:2007年的一天,王刚合租屋中的好友,因在闲谈中说起“不能靠玩游戏过一生”类似的话语,致王刚大发脾气,竟然当即从合租房中搬出,与该好友断交。“林间小盗”回忆,2008年6月,王刚开始接触“地下城与勇士”这个游戏后,就仿佛人间蒸发一样,很少见面了。王刚最后一次出现,是在2009年10月的一天,因为那时武汉开始实行登记身份证上网,他提出要借“林间小盗”的身份证,结果遭拒,此后就再也没有了联系。

  网友“宁不空”称,2010年11月,游戏群里有人说王刚气管炎犯了,有点重;今年春节时,王刚找他私聊,借钱,想在春节买套新衣服;本月1日,王再次向他借200块钱,称7月后还,说一定要帮他。

  直到本月10日,网友们通过网络看到本报相关报道才了解到:王刚曾在一家有沙发的网吧里,夜以继日地“熬战”了7个多月,直到病入膏肓,凄惨返家。这时,他们也才了解到王刚一直讳莫如深的身世,及十年离家不返的经历。

  不应仅仅停留于沉重的叹息

  楚天都市报评论员 陈咏

  王刚走了,社会的关注和救助,来得太迟,最终没能将他从死神手中拽回来。

  三十而立,一朵本应灿烂绽放的生命之花黯然凋逝,让人扼腕痛惜。父母守望的灯塔依然亮着,迷途的孩子却永远回不来了。痛失爱子的二老,白发萧索,肝肠寸断,其母亲更是卧病在床。

  我们不忍看到生命这般枯萎,更不得不面对这残酷的现实背后。

  王刚之死深刻地告诉我们,原来,沉迷网游、终日混迹网吧,不仅不利于成长,而且真的可以丧命。

  对现实的逃避,网络里的呼风唤雨,或许能得到些许心理慰藉。可十年的时光,一个个日日夜夜,都消耗在空气污浊的网吧,个中的理由恐怕只有王刚自己清楚。从统计资料看,15—35岁年龄段的初发“肺结核”患者中,80%的人经常上网吧,其中有过半的人是经常熬夜的“网虫”。

  对于王刚之死,我们不应仅仅停留于一声叹息。他以生命代价警醒世人,网瘾之毒堪比毒品。虽然网瘾控制,靠个人自觉,但不能不说与网吧经营者的惟利是图和有关部门监管缺失不无关联。从某种意义上讲,后者甚至是“注射”毒品的更可怕杀手。《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等规定网吧严禁接纳未成年人上网、严禁网吧通宵营业,但敢于冒此“大不韪”的网吧仍有不少;同时,大量的黑网吧存在各种安全隐患,严重威胁上网者的身心健康。加强对网吧的管理,再次显得刻不容缓。

  但愿王刚之死,能唤醒那些沉迷网吧的孩子们,早日回归到正常的生活中来。但愿王刚之死,能激起网吧经营者的良心自责和监管者的职责自问。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山阳路56号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3924268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